文|江卿曻
编辑|江卿昇
前言
据《财联社》报道,沙特决定不再观望,宣布将于2025年正式启动中-阿拉伯大陆桥计划,并将这一宏伟工程交由中国负责建设。
这条横贯沙特的铁路一旦建成,将与中吉乌铁路无缝对接,形成一条贯穿中亚、中东的交通大动脉,这条铁路不仅连接中国、伊朗和沙特三国,更是打通了亚欧大陆的交通枢纽。
一个看似普通的基建项目,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一条铁路,能否真正改变中东乃至全球的地缘格局?
重构中东,谁主沉浮?
沙特,这个占据阿拉伯半岛70%面积的大国,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它东临波斯湾,西濒红海,北接“新月沃地”,南邻也门和阿曼。
这样的地理格局,使得沙特成为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关键枢纽,也是大西洋、印度洋和地中海的重要通道。
近年来,中东局势风云变幻,地区冲突此起彼伏,特别是红海航线,受巴以冲突影响严重,给沙特的能源运输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恰如及时雨。
2016年,沙特毅然决然地加入了这个宏大的国际合作计划,从那时起,中沙两国的合作就如同坐上了高速列车,突飞猛进。
但是,光有合作还不够,要想真正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必须摆脱对石油的过度依赖。
于是,沙特提出了雄心勃勃的“2030愿景”,其核心就是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这个目标与中国的“一带一路”不谋而合,两国的战略利益在这里找到了完美的契合点。
中阿大陆桥计划,这个横贯沙特中部、连接波斯湾和红海的超级工程,全长1472公里,预计投资70亿美元,它不仅仅是一条铁路,更是沙特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
要让这个宏伟的计划成为现实,还有一个关键的障碍需要跨越——那就是沙特与伊朗的关系,长期以来,这两个中东大国一直处于对立状态,这无疑给地区合作蒙上了一层阴影。
2023年3月,在中国的斡旋下,沙特和伊朗达成和解,重启外交关系,这一历史性突破,为中阿大陆桥的建设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这条铁路不仅能提高国内东西部的互通性,更重要的是,它能为沙特的能源运输提供一条安全可靠的新通道。
通过这条陆路,沙特可以绕开不稳定的红海地区,将石油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亚洲市场。
但是,仅仅解决运输问题就够了吗?显然不是。
沙特人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们希望借助这条铁路,将自己打造成为全球物流的枢纽。
为此,沙特还规划了7个大型物流中心,包括达曼陆港、利雅得国王哈立德机场等,意图构建一个庞大的物流网络。
中东局势的复杂性、地区国家间的利益博弈、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这些都可能成为中阿大陆桥建设的绊脚石。
铁路,连接世界的脉络
说到铁路,很多人可能会想到蒸汽机车冒着黑烟驰骋在草原上的景象,但在21世纪的今天,铁路已经成为连接世界的重要纽带。
中阿大陆桥就是这样一个宏伟的铁路网络计划,它的野心不仅仅是横跨沙特,更是要将中国、中亚、中东乃至非洲连接在一起。
中阿大陆桥的起点位于波斯湾沿岸,横穿沙特腹地,最终抵达红海沿岸,这条全长1472公里的铁路,将彻底改变沙特的交通格局。
但这仅仅是整个计划的一部分,更宏大的构想是,将这条铁路与中国西部、中亚地区的铁路网络相连。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沙特和中国制定了两个备选方案,第一个方案是从中国西部边境出发,途经中亚地区,最终抵达波斯湾沿岸。
这条路线涉及到中吉乌铁路,起点在中国新疆的喀什,经过吉尔吉斯斯坦,最终到达乌兹别克斯坦。
这条铁路是中国进入中亚的关键通道,虽然目前还未开工,但相关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第二个方案则是借助中巴经济走廊,从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出发,穿越霍尔木兹海峡进入波斯湾,然后连接沙特的大陆桥。
这个方案的优势在于可以绕开地缘政治复杂的中亚地区,为此,沙特在2018年就投资了百亿美元,加入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
沙特人还规划了一系列配套的物流中心,包括达曼陆港、利雅得国王哈立德机场物流中心等7个大型枢纽。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中亚和中东地区积极布局铁路网络,除了中吉乌铁路,还有连接中国与伊朗的铁路正在规划中,这些项目相互连接,将形成一个覆盖亚欧大陆的庞大铁路网络。
这样的跨洲际铁路网络,其战略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能大幅提高货物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还能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更重要的是,它为中国提供了一条通往欧洲和中东的陆路通道,减少对海上航线的依赖,增强战略灵活性。
然而如此宏大的计划,地形地貌的复杂性、沿线国家的政治稳定性、巨额资金的筹措等问题,都需要一一克服。
互利共生,共同繁荣
据预测,2024年中沙贸易总额有望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这个数字它可能超过沙特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这七个发达国家的贸易总和。
对沙特而言,这种合作来得正是时候,众所周知,沙特长期以来过度依赖石油经济,这种单一的经济结构使得沙特在面对全球能源市场波动时显得异常脆弱。
因此,沙特迫切需要实现经济转型,他们提出的“2030愿景”,核心就是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无疑为沙特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遇。
通过参与中阿大陆桥等基础设施项目,沙特不仅可以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还能促进本国物流、旅游等产业的发展,逐步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2023年中旬,中国已经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开展了一带一路合作,签署了200多份合作文件。
2013年至2022年期间,中国与共建国家的双向投资累计近4000亿美元,对外投资更是高达24000多亿美元,这些投资不仅建设了7000多个项目,还创造了300多万个就业岗位。
事实上,这种对外投资对中国来说是一种长远的战略布局,首先,它有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全球竞争力。
其次,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带动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建筑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更重要的是,这种投资能够增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当然,这种合作并非中国一家独大,相反,它体现了多边合作的经济红利。
通过共同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沿线国家不仅能够改善自身的基础设施条件,还能吸引更多投资,促进经济发展,这种互利共赢的模式,正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
如此庞大的投资规模,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些质疑声音,面对质疑,中国又该如何回应?
和平与发展的中国方案
在讨论中阿大陆桥这样的超级工程时,我们不能忽视一个重要的维度——和平发展,事实上,这个项目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合作的范例,更是中国和平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
中国一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以中阿大陆桥为例,中国并没有将其视为单纯的经济项目,而是将其作为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途径。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国希望能够增进沿线国家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从而为地区和平创造有利条件。
中国并没有独占这个项目,而是积极邀请沿线国家参与其中,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不仅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也为化解地区矛盾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利益,更是和平红利。
试想一下,当一条铁路将不同国家连接在一起,当商品和人员可以自由流动,当文化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地区矛盾和冲突是不是就会自然而然地减少?这正是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所希望实现的目标。
中国提出的这种多边共赢的国际关系新模式,正在逐步改变世界的面貌,它不同于传统的零和游戏,而是强调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在这种模式下,国家之间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合作伙伴;不是你输我赢,而是共同进步。
结语
中阿大陆桥不仅仅是一条铁路,更是一座连接文明、沟通理解、促进发展的桥梁。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唯有开放、包容、互信,方能共同书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丽篇章。
参考文章
财联社 2024-10-17 《70亿美元沙特大陆桥铁路明年全面启动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将参与》的报道
一带一路,共同发展,共富共荣…中阿加油!
中国最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