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合欢桌”,现在很少见到,你知道怎么使用吗?

历史教堂 2022-11-22 16:51:57

导读:

在古代的徽文化中有一种桌子,名叫“合欢桌”,这种名字叫出来,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乍听起来还是很容易让人不禁想起,“合欢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桌子,它的主要作用又是什么呢?

“合欢”二字很有意思,如果把这两个字分开来看,是察觉不出什么别的意思,但若是合起来读,就会令人想入非非。

“合欢桌”起源于徽文化,什么是徽文化呢?

徽文化既是徽州文化,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会认为它是安徽文化,其实它不等同于安徽文化。徽州文化,指古代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而不等同于安徽文化。

安徽文化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庐州文化四个文化圈组成。

喜欢徽州文化的,可以到网上详细地去了解,本文主要讲解的,是徽州文化里的“合欢桌”,它还有另外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鸳鸯桌”。

什么是“合欢桌”?

“合欢桌”起源于徽州文化,同时也叫“鸳鸯桌”,顾名思义,就是由两部分组成。鸳鸯向来有着美好的寓意,鸳指雄鸟,鸯指雌鸟,故鸳鸯属合成词。

吃火锅时会有鸳鸯火锅的选择,既是一半辣与一半不辣,但鸳鸯桌与鸳鸯火锅却不相同。

很多人看到“合欢桌”这个词汇,恐怕脑海中第一时间的想法,会去思考这个桌子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其实这种桌子的用处,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家里的桌子一样,使用范围都是相差不多的。

合欢桌就是将一张大圆桌,从中间给它分开,变成两个半圆桌,这两个半圆桌,也被叫做“月牙桌”。

合欢桌拼起来之后,共有六条桌腿,但若是把它分开,每个月牙桌就会各有四条腿。

之所以名叫合欢桌,就是因为将它合起来之后,有着阖家欢乐团圆的寓意,同时也代表着,家里的人员已经到齐。

如果单纯只是这样的话,那么合欢桌未免有些多此一举了,它的主要作用,究竟是什么呢?看过之后才明白,古人的智慧令人折服!

“合欢桌”的作用

合欢桌的主要作用,其实也是古代礼仪的一种,因为在古代,基本上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男人经常需要外出,女人就要留在家中。

若是家里的男主人出去,女人与老人孩子在家,就用不了一张大桌子,而是将一半给收起来,使用另外一半即可。

除此之外,也可以间接地告诉别人,男主人不在家,恕不招待的意思。

我们向来都是一个礼仪之邦的国家,说话办事都比较含蓄,比如说民间流传的俗语:“茶七、饭八、酒满盅。” 意思:倒茶倒七成,盛饭盛八成,酒倒十成满。

喝茶向来都是热的,若是倒满了,客人反而无从下手,这就有了逐客的意思。

因此,家中只放着半张桌子,与茶满送客有着同样的意思,别人一看到桌子,就知道男主人不在家,女主人也不方便留客,便会主动离去。

除了以上这些,平常人家在使用合欢桌时,也会只用其中的一半,这样不管是放在哪里都挺合适,因为墙壁都是平的,至于剩下的另一半,可以选择收起来,也可以选择烧香上贡之类的。

不过,合欢桌最主要的作用,还是与茶满送客一个道理。

看到这里不得不为古人的智慧折服,也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感到自豪,其实远不止我们自己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外国人提起中国,也会去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究竟精神在何处,恐怕他们也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其实说到底,就是在这些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的细小礼节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往事越千年,传承永不变。

感谢在您百忙之中,抽出空闲之余翻阅本文~

专注于国学、历史、文化分享,点击上方名片即可关注,再次感谢您的阅读~!

0 阅读: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