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也不想要战争

火山口的普林尼 2022-03-07 12:13:31

肖恩.康纳利主演的第二部007,叫《来自俄罗斯的爱情》,讲的是军情六处的特工詹姆斯.邦德协助掌握重要情报,来自红色沙俄的邦女郎逃亡西方的故事。

我在这里借鉴一下这个电影的名字并且做个修改。原因是这样的,我从认识世界开始,听到最多的外国领导人,就是普京先生了。

普京一直以硬汉、强人的形象示人,更是政坛常青树,我也不记得听到多少人说过“嫁人就嫁普京”,我还可以肯定,在少不更事而又情窦初开的时候,就有同学说过她的择偶标准就是普京。今天,我想说,来自俄罗斯的不是爱情,普京很可能会输掉战争甚至输掉一切。

前两天,俄军公布了战争开始以来的伤亡人数,阵亡498人,伤1000多人,同时还搭上了一名少将。这对于俄罗斯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在开战之前,我有个朋友推断,开春以来的乌克兰平原,冻土融化,到处都是泥泞地。俄军的坦克装甲车辆非常容易陷入其中,钢铁洪流似乎不可能那么快淹没乌克兰。

这一点,遍地抛弃而后被乌克兰农民拖走的装甲车可以佐证这一点。基于知识与理性的分析往往是最准确也是最容易奏效的。

兵者,诡道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孙子兵法.谋攻篇》

除了俄军战场上的进展不尽人意之外,俄罗斯国内的境遇也没好到哪里去。出于全方面了解局势的目的,我前两天咨询了一名身在俄罗斯的留学生,他学校的老师中有在俄智库中负责安全的部门任职的,我从他口中了解到的信息大概如下:

首先,开战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很多俄罗斯官员也是如此。其次,俄方军官和一些其他官员曾经联名上书,大概内容是提醒普京不要轻易开战,避免落入美国的圈套。最后,也是最细思极恐的一点,不少俄军士兵到了前线的时候,还认为是参与军事演习,直到开战前才告知是去参加战争,随之而来的就是伤亡。俄罗斯国内反战浪潮此起彼伏。

论装备武器的性能,我自然是比不上广大军迷朋友的,我也相信,在装备与科技方面,俄罗斯是占有极大的优势的。但是我们得明确一点,战争绝对不是装甲车辆或者高性能的战机到空旷地带拉开一对一单挑,也不是说能在战场上消灭更多的敌人,就可以达到战争的目的。

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人,能够用火力覆盖地球每一个角落,打出一比几十的战损比,也不影响他们输掉越南战争,同样的结局,本世纪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又上演了两次,世界灯塔的地位一落千丈。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红色沙俄,号称百万大军钢铁洪流,两天的时间就可以越过塞纳河,参观埃菲尔铁塔,北约诸国一度束手无策,但是在阿富汗这个文明洼地面前,却陷入了无尽的泥沼,为后来的解体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由此可见,兵者乃不祥之兆,攻城为下下策。而今天的普京,恰好是被围困于下下策之中。据说,俄军最开始的作战方略是复制红色沙俄在1968年的布拉格与1979年的喀布尔,先是神兵天降的空降兵,控制敌国首都的机场,然后控制让运输机运来军队控制整个首都的中枢神经,在敌一片混乱的时候,早已在边境准备好的几路大军同时进发,就这样达到兵贵神速的胜利。

可惜的是,这次引以为傲的空降兵,在第一战就吃了瘪,空降基辅机场的一个空降团(我比较震惊的是就派这么点人执行任务,真的拿乌克兰当成靖康前的北宋?)被赶来的乌克兰国民军打了个瓮中捉鳖。擒贼先擒王的战术失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只能发动军队进行强攻了。

接下来问题就来了,军队所到之处,乌克兰人并没有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相反,开展了“一寸山河一寸血”一般地抵抗。“喜剧演员”总统也没有像传说中的望风而逃,而是运筹帷幄,组织抵抗。普京纵在战前发表扣人心弦的万字长文,可以将各种正义公道挂在嘴旁,但是面对一个具有组织力的现代国家,如果不能在战场上快速取得预期的效果,一切都是空谈。

至于俄军在战场上的不尽人意表现,除了所谓的“彰显正义性”投鼠忌器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俄罗斯的经济并不能支撑起一场全面战争。众所周知,俄罗斯全国gdp。约莫相当于我们的广东省或者是江苏省。在乌克兰战场上看不到漫天飞舞的导弹和地毯式轰炸也不要感到奇怪,这些东西一旦飞出去,都是千万乃至上亿的美金在燃烧,俄罗斯的经济无法支撑这样的战争开销,是再正常不过了。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增兵,进行全面战争呢?答案也很简单,如果要进行全面战争,那么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民生保障,都要给战争服务。任何工厂里面生产的几乎都是弹药、装甲车辆等军用设备,正常的物资供应都要考虑到前线,民众资产大缩水和生活质量急剧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其实这种情况,已经在俄罗斯境内发生,看看卢布急剧贬值和我们身旁的加油站涨价)加上当今新冠疫情肆虐未消退,你还认为有底气进行全面战争嘛?

综上所述,普京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泥沼。就此罢兵,必然是一次灰头土脸的失败,对于这个硬汉强人来说,是怎样都不能接受的。继续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能寄希望于现在前线的俄军能够对得起他们的威名了。未来战况可能会愈发激烈,挣扎的困兽总是战斗力最强的,但是抵抗的愈发激烈,弱势的一方,在谈判桌上,会更加有底气,可能见好就收,对于普京而言,都已经非常难做到了。

再来说一说普京这个人吧。今天的普京,已经不是二十多年前那个英姿飒爽的普京了。这其实也不能说明什么,再英勇强悍的历史牛人,在时间与历史规律面前,往往都会败下阵来。1999年,普京打赢车臣战争,放下豪言,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2022年,又是一场战争,可能这位硬汉,并不能在铁王座上坐很久了。

提一个在互联网上流传盛为广泛的视频,开战前的俄罗斯国家杜马会议,普京面对手下的官员,只要对方有一丝异议,普京便表露出不满,直到对方改口为止。很多网友的评论都是普京的威武霸气之类的,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好事。借用我朋友的一句话来评价:普京的那个神情,已经不是一个president了,而是一名tsar(沙皇)了。

这里也顺便提一个火爆全网的车臣人了。车臣看起来彪悍无比,“见了路边狗都要扇两巴掌”听起来确实吓人。但是车臣兵实际上对战局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道理很简单,车臣人也是肉长的。

战争不是流氓街头斗殴,在炮弹面前,再凶狠残忍的群体,也是活靶子。第一次车臣战争中,真正让俄军屡战屡败并不是因为车臣人多凶狠,而且从他们的首脑杜达耶夫开始,很多人都是红色沙俄时期的老兵,对俄军的作战体系了如指掌,对付那些俄罗斯联邦的新兵蛋子,自然是降维打击。

普京赖以成名的第二次车臣战争,俄军也是靠步步为营和火力的优势取得胜利的。普京也凭借其对待恐怖分子的强硬态度赢得大量的支持。后面无论是别斯兰人质事件、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乃至2008年的南奥塞梯战争,普京在面对民族问题和边疆问题所采取的方式,无一不是靠着火力上的巨大优势,赢得了胜利。

但在两起劫持人质事件中,普京强硬果断的背后,也暴露出来了他视人命如草芥的一面。(讲个梗,军迷群体中流传的俄式反恐,其实就是用火力,将绑匪与人质一起淹没)

今天的普京,已经是年近七旬了,做了俄罗斯的一把手二十余年。从历史的规律来看,任何一个久居高位的人,到了后期,民众对其的容忍程度和包容程度都会下降很多。身居高位的那个人也是如此,赖以成功的方式做了那么长时间,耳目闭塞一意孤行是常有的现象。这样一来,一对巨大的矛盾就此诞生了。

身死国灭的萨达姆、卡扎菲自然不必说,死后遭到清算的前阿尔巴尼亚领导人霍查、耄耋高龄被送上法庭的前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这些都是前车之鉴。即使是领导法国人在二战中复国,后来又重建第五共和国的戴高乐将军,在面对种种社会问题引发的“五月风暴”面前,也只能黯然收场。

硬汉普京也一样,没有人可以战胜历史规律,绝大多数民众也终究是喜新厌旧的,从这次战争情形来看,历史舞台给这名强人的表演时间,可能真的不多了。

阵阵造谣声中,瓦夏(《人民公仆》中泽连斯基扮演的角色的名字)一次又一次地用社交软件打破谣言,鼓励着战争中的乌克兰民众。前两天,看施展老师的文章里面提到,信息化的时代,这是一场全球直播的战争。演员出身的泽连斯基,比身经百战的普京更懂得运用这个舞台,他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激发民众的斗志,也不会与民众有距离感,真的靠社交媒体与演技,塑造了浓厚的同仇敌忾的氛围。而普京那些过去的硬汉形象,已经无法具有同日而语的影响力,反而在这场社交媒体的战争中,仿佛与人们有着很遥远的距离。

这个时候的“表演”,也许真的可以胜过千军万马。喜剧演员成了硬汉,而硬汉,似乎距离喜剧演员越来越近。也许瓦夏只是在现实中真正做到了人民公仆应该做的事情,仅此而此。但在这个时候,好像也够了。时势造英雄也,历史从来如此,总会让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用意想不到的方式成为一个时代的英雄。两百多年前的普通炮兵拿破仑是如此,今天的“瓦夏”,同样也很有可能。

最后说一句吧,来自俄罗斯的,并不是爱情。无数人的“梦中情人”正在退出这个历史舞台。而揭开俄罗斯的表面,就会看见他们所隐藏的鞑靼人的好战与嗜血,像风卷残云一样,蚕食邻居们的土地,几百年以来,都是如此。而我,只相信我所看到的现实和历史规律。北极熊什么时候会褪去这样的野性,目前并不知道答案。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