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路过佛山兆祥公园,被柔媚婉转、行云流水般的粤剧唱腔和优美动听的乐器声所吸引。
寻音而去,亭子里老人们组成的私伙局正在唱着,声线流畅,优美动听,让人身在浮世中,却有皓月当空,清风徐来之感。
伴奏乐器也相对精彩,当清澈的和弦流过时,能感到那一腔的柔情弥漫。
醉了醉了,一曲终了,才离开。
看见旁边的广东粤剧博物馆,乘着刚才的粤剧余音缭绕在耳,索性就进去好好参观一下。
这本来是兆祥黄公祠。
兆祥路,兆祥公园的得名,源于昔日佛山“油王”首富,“黄祥华如意油”的创始人黄大年,字兆祥,佛山人,原经营“五福”灯饰店,清咸丰年间改营药油,取名“黄祥华如意油”,畅销海内外。民初时在广州、香港和新加坡等地设有分店。
“油王”能成佛山首富,还有一传奇故事。黄家父子在一次中暑后,“白衣庵”主持赠一方煎煮饮用,果然药到病除。
清光绪年间因为医治好李鸿章的宠姬,使药油名声不胫而走,销量猛增,遍及华洋各埠,黄家也成为了佛山首富。
如今,在佛山岭南天地还有清朝咸丰年间“黄祥华如意油”祖铺,似乎在向游人诉说着悠悠历史。
兆祥黄公祠,这座气派恢弘的四进祠堂,是黄氏家族当时实力雄厚的见证。
头门古朴庄重,门额石刻“兆祥黄公祠”,大门左右两边分别挂着“佛山”、“琼花”的黄底红字的硕大灯笼。
前檐廊梁雕镂精致的漆金木雕,特别引人注目。
祠内,无处不在的精致漆金木雕仿佛一刻却没离开过我的视线,精美雕刻与华丽漆金,相得益彰,大美。
此外石雕,砖雕,还有屋顶瓦脊上灰塑、陶塑,却极其精美。
整个建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如今,它不仅是一座祠堂,还是广东粤剧博物馆。
佛山是粤剧的发祥地,以大基尾华光庙作粤剧戏行会馆馆址,因粤剧祖师华光大帝闹琼花宴而得名,故粤剧戏行会馆称之为琼花宫,又称琼花会馆。
粤剧行有这样一个说法:“未有吉庆,先有琼花”。“吉庆”是指同治年间设在广州的粤剧吉庆公所,“琼花”是指雍正年间设在佛山的琼花会馆,两个都是粤剧的行会组织。很明显佛山琼花会馆在前,广州吉庆公所在后,二者有明显的承继关系,时间相差上百年。
现在正殿前的歇山顶檐下高高悬挂着“琼花会馆”牌匾。
正殿供奉的是粤剧祖师爷华光大帝像。
还摆放着一首“红船”模型,因珠三角河网密布,以前粤剧艺人以红船为交通工具下乡演出,所以“红船”就成了粤剧的符号,“红船子弟”就成为粤剧艺人的代名词,在电视剧《珠江人家》就有相关故事情节。
后殿有一粤剧舞台,台上各种乐器摆放齐全,看来这里常会有粤剧表演。
祠内两侧的箱房,现为展厅,展出了几千件与粤剧相关的珍贵展品。
清代粤剧表演地琼花会馆遗石,弥足珍贵;以粤剧《穆桂英挂帅》为题材的祖庙陶塑瓦脊,佛山陶型瓦脊,粤剧题材被广泛应用;粤剧名伶穿用的戏服,精美粤剧头饰等等。
展厅内大量的实物,书籍,文字,介绍了粤剧的发展史,粤剧表演艺术及表演名家。
我们耳熟能详的粤剧名伶,如邝新华、千里驹、 薛觉先、马师曾,红线女等等,在这都有详尽介绍。
整个博物馆人很少,就这样在两侧厢房的展厅里细细品读,不被干扰。
现在这栋岭南建筑,从祠堂到粤剧,所包含和容纳的,已不仅是一个家族的传承和信仰,更是佛山传统文化的汇集和展示。
走出兆祥黄公祠,兆祥公园内绿树成荫,主题雕像也生动有趣,“快乐时光—私伙局”的雕像,神形兼备;“南国红豆”的雕像却是表现粤剧演员的身段功力。
尽管烈日炎炎,高温难耐,还是饶有兴致的在公园内逛了一遍。
油王大家族,可曾想到,他家气度不凡的精美祠堂,如今已为广东粤剧博物馆,且周围已建设成环境宜人的兆祥公园,成了市民们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公园和博物馆均免费,广佛地铁普君北路站A出口,不到100米,非常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