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辟卦非玄学,这么说就很容易理解了

璞因挲果 2025-03-21 14:24:08

我们知道《周易》是以阴阳消长,来喻示事物的变化,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变化衍生规律皆在这一阴一阳相互消长之间。但这是一个相当抽象的概念,或许有朋友想问,是不是可以有比较具体例子来事说明问题呢?

完全可以得,小君觉得最具象的例子就是十二辟卦的应用。十二辟卦是取《周易》中十二个卦象以阴阳消长的规律排列代表了一年中十二个月寒暑更迭。

古人又将十二辟卦称为十二侯卦,取的是天子坐镇中央而诸侯镇守十二方,开疆辟土之意,以此来说明十二卦的位置与性质。

从上面这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代表阳爻的白色和代表阴爻的黑色在十二个代表月份的卦象中,渐次的变化着,这便是以阴阳的消长来说明寒暑的变化。而阴阳在十二个月的变化称“消息”。

所谓“消”便是慢慢消耗,阳气由代表四月的乾卦,慢慢递减至代表十月的坤卦而消耗殆尽,在自然界中就体现为夏至之后夜晚渐长而白昼渐短,每天受到日照的实践逐渐减短,即阴气日盛而阳气渐消,这便是“消”的过程。

而“息”则是休息继续能量的过程。从冬至所在的十一月以复卦代表一阳始生,渐渐到四月阳气回复完全称为纯阳乾卦,这一段期间则是白天日照的时间逐渐变长的阶段,阴阳消长,寒暑更迭便是这么周而复始。

其实十二辟卦不单单可以放在一年的大背景中,一天十二个时辰的小循环中使用。在一日之中,亥时大概是现在的21点~23点左右,这时候是一天之中阴气最重的时候,因此以全阴的坤卦来代表。而过了子时,大概23点~凌晨1点后,阳气渐生,因此以一阳复始的复卦为代表,此时阳气渐长至寅时;大概是凌晨3~5点正是黎明时分,此时夜晚与白昼相交,因此阴阳互半,对应的正是泰卦;而阳气到了午时最盛,这时候大概是中午11点~13点一天最热的时候,因此以纯阳乾卦代表。午时之后便是阳气渐消而阴气渐长的时候,于是便是由末时大概下午13点~15点,一直到亥时,阴气最盛。这便是一天阴阳消长周而复始的规律。

十二辟卦所代表的便是阴阳消长循环的规律框架,是可以灵活使用的。只不过用于一年寒暑更迭,相对来说案例更为典型,也更容易理解罢了。在历史上人们往往喜欢以玄学的方式来解读它,但小君认为,阴阳消息、寒暑往来,四季更迭,节气轮替其实也可以以自然科学的体系来解读的。

不过由于篇幅原因,我们可以之后继续聊哦。喜欢小君的内容可以关注小君,留言交流哟。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