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外包业务因美政令迁移引误传,官方否认退出中国

哈希希哈 2025-04-08 16:02:34

2025年4月7日-8日,多则关于“微软停止中国区运营”的消息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网传邮件截图称,因“地缘政治及国际业务环境变化”,微软将于2025年4月8日起正式终止在华运营。随后,微软官方及多方信源澄清称,相关调整仅涉及其外包合作公司上海微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微创Wicresoft”),微软中国业务仍正常开展。

事件溯源:外包公司业务调整引误读

据《凤凰网财经》《每日经济新闻》等报道,网传邮件实际由微创Wicresoft发出。该公司是微软在华首家合资企业,成立于2002年,主要从事软件外包业务,微软持有其22.32%股份。邮件称,因“地缘政治及国际业务环境变化”,微创将于2025年4月8日停止在华运营,涉及上海、无锡、大连等地约2000名员工,裁员补偿为“N+1”。

微创员工透露,此次调整主要影响处理海外用户数据的外包团队,技术支持部门几乎全撤,仅保留部分销售团队。微软发言人回应称,“停止中国区运营”系误传,相关问题应直接咨询微创。

微软否认停止在中国运营

微软官方回应:高管出席活动稳定市场信心

针对传言,微软多次否认。《每日经济新闻》援引微软发言人声明称,“停止运营”报道不实,并透露4月下旬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总部将举办活动,全球资深副总裁Rachel Bondi、中国副总裁郑敏等高管将出席,释放业务稳定信号。

微软近年虽调整在华策略(如2024年整合销售渠道、关闭上海张江人工智能实验室),但其核心业务持续增长。财报显示,2025财年第二季度,微软智能云业务营收同比增19%,中国市场贡献OpenAI业务全球营收的25%。

政策驱动:美国行政令触发数据迁移

《钛媒体APP》及第二篇报道指出,此次调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第14117号行政令——《防止受关注国家获取美国人批量敏感个人数据及美国政府相关数据》。该法令于2025年4月8日生效,禁止美国企业与“受关注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等)的实体进行涉及敏感数据的交易,除非满足严苛的安全要求。

微软为规避合规风险,决定将涉及敏感数据的业务从中国迁移至越南、日本、匈牙利等地。微创自2022年起已在海外布局,但政策生效时间与网传邮件日期重合,导致公众误读为“微软退出中国”。

美国第14117号行政令

行业影响:数据战与全球化挑战

此次事件折射出中美“数据战”升级的背景下,跨国企业的合规压力。分析认为,美国强化数据主权管控,迫使企业调整全球供应链,微创业务迁移或为开端。

尽管官方澄清,公众对“外企撤离”的焦虑仍未消散。业内人士指出,地缘政治与政策变动可能加剧市场不确定性,但微软等巨头仍视中国为关键市场。未来,如何平衡合规与本土化运营,将是跨国企业的共同挑战。

(综合自凤凰网财经、每日经济新闻、钛媒体APP等报道)

0 阅读:2

哈希希哈

简介:热点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