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秘史110】孤城弈局:乱世费观的家国棋谱

米多知道 2025-03-30 21:38:54
第一章 绵竹关前的抉择

建安十八年深秋,绵竹城头旌旗猎猎。费观扶剑立于女墙之后,寒风吹动他尚未蓄须的下颌。城下刘备军阵如黑云压境,鼓角声震得城砖簌簌落灰。

"参军何故作小儿女态?"身后传来李严浑厚的声音。这位四十余岁的守将铠甲未卸,鬓角已染霜色。

费观转身长揖:"严公,我军粮草仅支十日,刘璋使者却还在雒城宴饮..."话音未落,李严突然攥住他的手腕,力道大得惊人:"宾伯(费观字)可知,昨日哨骑回报——江州城门已插上刘备旗!"

费观瞳孔猛地收缩。他想起半月前刘璋派来的信使,那卷帛书上分明写着"益州同宗当共御外敌"。

此刻城垛上的冰晶折射着残阳,在他眼中化作族姑刘夫人(刘焉之妻)临终时紧握的玉珏,又化作新婚妻子刘氏(刘焉之女)绣着锦江春水的罗帕。

第二章 帐中舌战定乾坤

当夜中军帐内,刘备抚须打量着跪拜的降将费观。诸葛亮羽扇轻摇:"闻费参军曾作《江夏赋》,有'孤城落日连荆楚'之句,不知今日..."

"今日仍是汉家山河!"费观突然抬头,目光灼灼:"左将军奉诏讨逆,观虽愚钝,亦知天命在汉。"他解下佩剑高举过头,剑穗上两颗明珠叮咚相撞:"此剑乃刘璋所赐,今愿献于明公——但求不伤城中妇孺。"

张飞正要喝骂,却被刘备抬手止住。玄德亲自扶起费观,见他甲胄内衬竟缝着《盐铁论》残卷,不禁叹道:"早闻江夏费氏文武兼修,今日始信。"

第三章 巴郡太守的棋局

建安二十四年春,江州城码头。费观将斗笠压得更低,混在扛粮的民夫中。忽然听见老船夫与商贾争执:"太守新颁《平籴令》,尔等休想囤米!"

回府路上,主簿捧着竹简追来:"李都护又催要军粮..."费观蘸墨批注:"转告正方公,江州存粮七成用于春耕,余者当先供汉中前线。"笔锋忽顿,想起昨日接到的密报——李严在信中抱怨诸葛亮"事无巨细",字里行间尽是不忿。

是夜烛火摇曳,费观提笔写下:"昔绵竹夜谈,严公尝言'大丈夫当顺势而为'。今丞相开府治事,正需老成谋国者..."信末添上句私语:"闻公咳疾复发,已遣人送枇杷膏至永安。"

第四章 将星陨落锦官城

建兴元年深冬,费观病榻前药香缭绕。费祎捧着《蜀科》跪在榻边,听叔父气若游丝却字字铿锵:"法度如织机经纬...咳咳...汝他日若执政,当记三不欺..."

突然城门方向传来喧哗,侍从急报:"李都护星夜驰来!"李严铠甲未除便冲入室内,见费观面色青白,竟踉跄跪地:"宾伯!你说要看着我成为大汉柱石..."

费观嘴角泛起笑意,目光穿过雕花窗棂,仿佛又见绵竹城头的初雪。他最后握紧李严的手,指尖在掌心划出"同心"二字,终究没能写完那个"德"字。

尾声:江州石铭

三年后,诸葛亮南征途经江州。在朝天门码头石壁上,赫然刻着二十字铭文:"平籴稳市价,凿井引清泉,戍鼓伴书声,遗爱巴渝间。"落款处斑驳难辨,唯余半枚莲花印——那是费观夫人刘氏最爱的纹样。江风掠过,隐约传来当年年轻太守的吟诵:"莫道降臣无傲骨,此心安处即家山..."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