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1f36329b00aa4111d56a8f0fbae2c8e3.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d3796641df231d69bc2ceffae806948c.gif)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便秘这件事,说小不小,说大不大,但它确实困扰着不少人。有的人一周上不了一次厕所,肚子胀得像个气球;有的人用了药却越治越严重;更有甚者,长期便秘导致了痔疮、肠道疾病,甚至影响了生活质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6ca7dd4e4c2c7efc98e6e4108d4fe2ab.jpg)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便秘的问题,重点讲清楚:为什么会便秘?什么时候该用药?又该如何选择合适的通便药?还会教你一些日常改善肠道功能的方法,让你远离便秘的“折磨”。
便秘到底是个什么“妖怪”?你真的了解它吗?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便秘无非就是“拉不出来”,但其实它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医学上,便秘一般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如每周少于3次)、排便困难(费劲、干硬)、排便不尽感等。
有的人虽然天天上厕所,但每次都感觉肠子没清干净,这其实也是便秘的一种表现。
便秘还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73a2fc2104fc6d49f2d93ec038ab5bb3.png)
急性便秘一般是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多与饮食、生活习惯变化有关,比如旅行途中、节假日暴饮暴食等;而慢性便秘则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背后原因复杂多样,涉及饮食、生活习惯、心理压力、肠道疾病等多方面。
数据告诉我们,便秘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世界范围内,大约有14%的人受到便秘困扰;而在我国,这个比例更高,约为16.7%。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便秘,尤其是年纪大的女性。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和女性特殊的生理结构、激素水平变化、怀孕分娩等因素有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70de8f764aec47116eb48f30c4e7139b.jpg)
便秘的原因有很多,但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
1. 功能性便秘:生活习惯是“罪魁祸首”你是不是经常熬夜、久坐不动?是不是喜欢吃高油高糖的食物,却很少吃蔬菜水果?这些坏习惯会让肠道“罢工”。缺乏膳食纤维和水分,是导致功能性便秘的最常见原因。
纤维不足,肠道蠕动就会变慢;水分不足,大便就会变干。
压力大、睡眠不足、生活不规律,也会让肠道变得懒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57141a946a901b511981cee728fd8e7b.png)
甚至有些人有“憋便”的习惯,比如因为工作忙、外出不方便上厕所,久而久之,肠道对便意的敏感性就会降低,便秘自然找上门来。
2. 器质性便秘:身体“零件”出问题器质性便秘的背后,可能是一些疾病或药物的副作用。
比如肠道肿瘤、肠梗阻等疾病,会直接阻碍粪便排出。还有一些慢性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也会影响肠道功能。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钙片等),也可能导致便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5e9db2dcfbcdb073db789587252190c8.jpg)
提到便秘,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吃药。确实,通便药是缓解便秘最直接的方法,但你知道吗?通便药的种类繁多,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使用不当不仅无效,还可能损害肠道健康。
这里重点介绍两大类通便药:容积性泻药和刺激性泻药。
1. 容积性泻药:让大便“变多变软”容积性泻药是最温和、最安全的一类药物。它的原理很简单:通过吸水膨胀,增加大便的体积和水分,从而促进肠道蠕动。
常见的容积性泻药包括膳食纤维补充剂(如车前子壳、麦麸)和聚乙二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e3e2f79c6db3956188f8f7ff4d261c13.jpg)
适合人群:功能性便秘患者,尤其是那些长期便秘但肠道结构正常的人。注意事项:服用这类药物时,一定要多喝水,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让便秘更严重。
2. 刺激性泻药:让肠道“动起来”刺激性泻药通过直接刺激肠道神经,增加蠕动,快速排便。
常见的药物有比沙可啶、酚酞片等。
适合人群:急性便秘或偶发性便秘时的短期使用。注意事项:这类药物虽然见效快,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肠道依赖,甚至损害肠壁神经功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fc290a58882e11109f3fa7b38db1a606.png)
刺激性泻药只能偶尔用,不能长期依赖。
不想靠药物?试试这些改善肠道功能的方法除了药物治疗,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方法可以缓解便秘,关键是坚持。
1. 饮食调整:让肠道“吃饱喝足”多吃膳食纤维:比如全谷物、蔬菜、水果、坚果等。纤维是肠道的“清道夫”,能帮助肠道更好地运转。保证水分摄入:每天至少喝1500-2000毫升水,尤其是早晨空腹喝一杯温水,能有效刺激肠道蠕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cdf4ca05b0bb92f1398d90a0643892fa.jpg)
久坐会让肠道变懒,所以一定要动起来!每天快走30分钟、适当做一些腹部锻炼,都能促进肠道蠕动。
3. 调节情绪:让肠道“放轻松”压力大、情绪焦虑都会影响肠道功能。不妨试试瑜伽、冥想等放松技巧,给肠道减减压。
别再踩这些便秘治疗的“坑”了!误区1:一便秘就用泻药很多人便秘时第一反应就是吃泻药,但长期滥用泻药会让肠道变得越来越“懒”,甚至产生药物依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c41a5392b08234228b3d4e6d9ada0436.jpg)
误区2:长期依赖灌肠灌肠虽然能快速缓解便秘,但不适合长期使用,否则会伤害肠道黏膜,扰乱正常的排便反射。
误区3:盲目使用偏方比如喝大量蜂蜜水、吃香蕉等。
虽然这些方法对轻度便秘有一定帮助,但对慢性便秘往往作用有限,甚至可能延误治疗。
便秘虽然看似是个“小问题”,但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再配合必要的药物治疗,大多数便秘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如果便秘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2022年版)
王贞,刘建勋,《功能性便秘的流行病学与诊治进展》,《中华消化杂志》,2020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便药物的使用与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