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难遇”的清明节,今年碰上了,牢记上坟4不摆、祭后3不去

小谈食刻 2025-04-03 16:17:34

今年的清明节可不一般,老人说“60年难遇”,为啥会这么说呢?这种说法源自于不同历法的一个展现,按照干支历的计算方式,2025年是乙巳年,干支组合“乙巳”每60年一循环,上一次为1965年,下一次需等到2085年,这样才最终形成完整的甲子周期。因此,今年的清明节被认为是60年难遇。

当然除了干支历上的说法,2025年还有两个特别之处,今年是双春年,2025年含两个立春节气(正月初六与腊月十七);同时2025年还是闰六月,这两个特殊之处加在一起,同时又是乙巳年,那么自然也就是60年难遇了。

那么今年的清明节还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今年的清明节其实和寒食节是在同一天,一般来讲,4月5日清明会比较的多见,而4月4日就是寒食节,而今年清明节,也在公历的4月4日,那么就形成了一个重合,这个也是比较少见的。

此外,今年清明节的交节时间,也很特别,2025年清明交节时间为4月4日20时49分,与1965年、2085年形成60年一遇的精确时间组合,这也凸显了天文历法的复杂性。

“60年难遇”的清明节,今年碰上了,牢记上坟4不摆、祭后3不去,这些分别指的是什么你?

上坟“4不摆”

1. 不摆“双数祭品”

双春年传统忌讳双数,祭品宜用单数(如3碗酒、5碟糕点),寓意“圆满”与“避煞”。而且在民间,单数在传统文化中象征“阳”,与清明阳气升发的节气相合。

2. 不摆“生冷食物”

寒食节禁火习俗残留,祭品忌生鱼片、冷饮等未加热食物,需以温热供品为主(如红枣粥、香椿炒蛋)。这个也是对祖先的一个尊重,而且要知道生冷食物,还易滋生细菌,且传统认为“阴气重”,不利阴阳平衡。

3. 不摆“桃木或葫芦”

另外还要知道,在祭品禁忌中,桃木(辟邪)与葫芦(谐音“福禄”)被认为会干扰亡灵安宁,需避免使用。所以在这天也是不能去摆放的。

4. 不摆“未净之物”

所谓的未净之物,就是祭品需洁净无破损,如水果需完整无腐烂,衣物忌沾染污渍,象征对先人的尊重。

祭后“3不去”

1. 不去别人家

祭祀完之后,一定要注意,不要去别人家里,笔者认为,这样易受“阴气”侵袭,而且这个时候去别人家里的话,也会被说闲话,甚至会被人认为,是对其的不尊重。

2. 不去立即洗澡

传统认为扫墓时沾染“福气”,需避免用热水冲刷“冲走福气”。其实从现代的角度,就是祭祀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容易出现大汗淋漓的一个情况,这个时候突然洗澡,容易寒气侵入身体。

3. 不去直视他人墓碑

扫墓后若途经他家坟地,需低头快行或绕道,避免直视墓碑,以示对他人先人的尊重。

2025年清明节“60年难遇”,遵循“4不摆、3不去”的习俗,既是对先人的尊重,亦是对自然规律的顺应。无论形式如何变迁,清明节的本质始终是“慎终追远”——以敬畏之心传承文化。

2 阅读: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