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梭,清明节即将到来,扫墓祭祖的习俗再次被人们提上日程。对于我们农村人来说,这一天不仅是祭祖的时刻,更是和家族的联系紧密的一天。奶奶总说清明节是“春天的眼睛”,看着一片片嫩绿的草地,田野上的苦菜冒出黄花,空气里弥漫着艾草的香气,仿佛又能听到祖先们的叮嘱。

每到这个时候,不少人都会为逝去的亲人准备祭品,表达自己的一份缅怀与敬意。那么,老话常说:“祭祀带三样,家兴人丁旺”,清明要带哪三样呢?
1、上坟要带香
香是祭祀中常见的物品之一,几乎所有地方的祭祀活动都会点香。点香的数量也有讲究,通常来说,点香的根数越多,表示对已故亲人的尊敬程度也越高。一般情况下,已故父母的后代会点3根香,已故祖父母则会点5根香,而对于曾祖父母来说,点7根香。

2、上坟要带鲜花
在一些农村地区,上坟时还会带些纸条。这些纸条有时会被挂在坟墓旁,表示对祖先的追思。鲜花,特别是菊花,是城市人上坟时的常见选择,代表着怀念和敬仰。通过这些细节,可以看出不同地区对上坟习俗的理解和表达都有其独特之处。

3、清扫工具
从浙江温州到福建莆田,许多乡村家庭都会在清明时节共同清理祖坟。大人们挥锄铲土,孩子们提水浇灌,过程充满着劳动的汗水与温情。

上坟为什么放3样点心2种水果1白酒?
供品看似是物品,背后却也有着深厚的讲究,记得准备3点心2水果1白酒。
3种点心
①青团
用艾草汁染色,外皮软糯,带着艾草的清香,内里常见豆沙或芝麻的甜蜜馅料,口感细腻,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对祖先的怀念。

②艾糍
口感Q弹,外皮略微酥脆,甜咸皆宜,吃上一口,满口香气。

③糯米糕
糯米糕又称年糕,寓意年年高。

2种水果
①苹果,记得要选带把,且苹果的“苹”与“平”发音相近,象征着平安与健康。

②香蕉:长得圆润饱满,象征着丰盈的好运。

供品的数量也有讲究,必须是单数,三、五、七都可以,我家里长辈,每次都会仔细数一下,几个苹果、几块绿豆糕、几个红鸡蛋,整整齐齐,显得特别讲究。
1白酒
准备1盅白酒,到了墓前,把酒倒上,洒成一个半圆,意思是“土地爷买路钱”。

除了以上习俗,有些地方在扫完墓,还会出去聚一次,点几个小菜小聚一下。有人为此,会准备上好酒,来增添气氛。
以下这款产自美酒之都的52度浓香白酒便不错:这款酒来不小,产地邛崃给全国80%的酒厂提供原酒,还是文君故里,诗酒文化浓郁。背后酒厂成立于1988年,长久以来为其他酒企提供基酒,甚至被评为“老八大原酒厂”之一。

对工艺,酒厂精益求精,采用传统酿造工艺;对原料,更是层层筛选,选用五种优质粮食:高粱、大米、小麦、糯米和玉米,再加上当地冰川富钾矿泉水,经过长时间的固态发酵与窖藏,成就了它醇厚的口感和悠长的回味。成酒开瓶,浓郁粮食香喷涌而来,喝起来柔和,一点也不辣嗓子。

酒的包装也相当讲究,透明复古的瓶身设计,简约大气,既有品味又不失档次。基酒窖藏了9年,再与15年的老酒勾调,酒体更加纯净饱满,喝一口,像是品味岁月沉淀的精华,顺滑又不容易上头。
好了,本文到这里就结束了,欢迎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