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顾方舟将一管会造成残疾的液体灌入1岁大儿子口中,哭着说:“为了亿万婴儿的命,爸爸只能对不起你”!

青衫聊情感 2025-03-14 11:57:54

1960年,一男子趁妻子不在,把1小瓶溶液灌入满月的儿子嘴里,为了让儿子完全喝下,他还抱起孩子拍打着,他眼里含泪:“儿子,对不起,为了亿万孩子的安全,爸爸只能这样做”。

No.01

顾方舟,1926年出生于宁波,家里条件很好,可在他5岁时,父亲染病去世了。

母亲为了养活他们5个孩子,每天要工作到很晚,常常累的腰酸腿疼,懂事的顾方舟就为母亲捶腿。

母亲摸着他的头说:“孩子,长大了你要学医,当医生救死扶伤”,因为母亲的影响,顾方舟从小就立志学医。

1944年,顾方舟考入北大医学院,毕业后开始了医学生涯。

1955年,江苏南通爆发了脊髓灰质炎疫情,也就是小儿麻痹,1680人突然瘫痪,大部分是儿童。

疫情迅速蔓延,情况非常严重,留学归来的顾方舟被受命研制疫 苗。

顾方舟立即召集人员讨论研制方向,因为当时国际上有两个方向:

No.02

一、“死”疫 苗安全性高,但效率低,成本也很高,但选择它不会承担任何的责任,对个人来说很稳妥。

二、“活”疫 苗安全性低,但效率高,并且成本很低,还能形成永远的屏护,可风险很大,弄不好会身败名裂。

所以,会上大家一致倾向于把死疫 苗作为研究方向,顾方舟却力排众议。

他说:“现在国家很困难,活疫 苗利国利民,不能只顾个人得失,要从全局考虑,我们就以活疫 苗作为研制方向”。

此后,顾方舟带领大家在云南建立了基地,开始争分夺秒、夜以继日的工作,顾方舟以身作则,常常在实验室工作到深夜。

1960年,疫 苗研制成功,只要通过临床安全性试验就可以推广,可是让谁来试验呢?

毕竟安全性不能保证,弄不好会导致瘫痪。 大家一筹莫展时,顾方舟突然作出惊人之举。

他拿起面前一小瓶疫 苗溶液倒进了嘴里,大家都惊呆了。 反应过来后,大家要效仿他,却被顾方舟制止了。

他说:“等我安全了,你们再试,万一我出了事,你们还能接着研究,总不能全军覆没吧!”

No.03

大家感动的热泪盈眶,很快一周时间过去,顾方舟没有任何不适,大家也开始服用,七天后确认了安全性。

可是,顾方舟却觉得还是不够,因为对大人来说是安全的,只有让孩子也试过,确认安全后才能推广。

这又是一道更大的难题,大人可以做到义无反顾,可没人愿意拿自己的孩子来做试验。

眼看着陷入僵局,顾方舟再次做出了惊人之举。这一天,他趁妻子不在家,他把一小瓶疫 苗溶液灌进了满月的儿子嘴里。

他还把孩子抱起来,轻轻拍打背部,好让孩子完全喝下去,因为很难喝,儿子皱着小眉头,轻声哭了起来。

他含泪轻拍儿子,心中默念着:“儿子,对不起!为了千万个孩子的安全,爸爸只能这么做”。

妻子得知后满腔怒火,顾方舟解释道:“我们研制出的疫 苗,拿别人孩子做实验,这太不仗义,我只能这样做”。

妻子冷静下来后,也表示了理解,此后一个月,顾方舟就守在儿子身边,连晚上也不敢睡实。

No.04

他时刻观察着儿子,一有异常,他立即会把儿子送往医院, 熬过了一个月,儿子没有任何异常。

此后,同事们纷纷给自己孩子服用了疫 苗。,经验证非常安全,1960年底开始投放疫 苗,疫情减缓并逐渐好转。

可是,因为味道不好,孩子们服用时很抗拒,父母把疫 苗滴在馒头上,让孩子吃下去,稍有不慎就会服用失败。

顾方舟苦思冥想好几天,他突然想到可以做成糖丸,这样不但保存时间长了,孩子们也喜欢吃。

此后,在顾方舟和糖丸的佑护下,几代人受益,孩子们亲切的叫顾方舟“糖丸爷爷”。

到了1994年,我国消灭了脊髓灰质炎,顾方舟受到了嘉奖和赞扬,但他却说:“我就做了一件事,比起那些保卫国家的科研工作者是微不足道的”。

2019年1月,顾方舟在北京逝世,很多人回忆着儿时糖丸的味道。

0 阅读:0

青衫聊情感

简介:为您讲述情感故事,从故事中汲取智慧、修炼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