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艺术颂艺耆风——关学曾

京视网 2024-11-22 09:16:09

琴书泰斗关学曾:艺术人生与传承

关学曾,这位被誉为“琴书泰斗”的艺术家,于1922年8月1日出生在北京,2006年9月27日因病逝世.满族出身的他,原名关士清,自幼家境贫寒,却凭借着对曲艺的热爱与执着,在艺术道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学曾的艺术生涯始于早年的艰苦磨砺。11岁时,他被父亲送到宝成堂当童工,在此期间,常听父亲讲《济公传》《封神榜》等曲艺作品,也常去茶馆听书,由此对曲艺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在房东李大妈的引荐下,先后拜常德山、石金荣为师,学习单琴大鼓和乐亭大鼓。14岁时,他便在隆福寺庙会撂地演出,16岁出师后,开始在北京的书茶馆、剧场、庙会等场所说唱长篇大书,如《七国演义》《回龙传》等,凭借着洪亮宽厚的嗓音、神形兼备的表演以及字正腔圆的唱腔,逐渐在曲艺界崭露头角。

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后,关学曾成为一名文艺工作者,积极创作了《王贵与李香香》《石不烂赶车》等一批根据解放区题材改编的唱段。1951年至1952年,他两次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在朝鲜战场上,即便面临敌军飞机的干扰,演出多次中断,他仍坚持为志愿军战士演唱,其创作表演的《模范战士姜士福》《尚广和抓特务》等作品,极大地鼓舞了志愿军的士气.也正是在这次慰问演出中,他接触到了山东琴书、徐州琴书等多种地方艺术,回国后,他与琴师吴长宝商议,对“单琴大鼓”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唱腔上吸收了“乐亭大鼓”和“单弦牌子曲”的腔调,板式上发展出慢板、快板、散板等,唱法上增加了“双跺句”“大跺句”等,伴奏乐器加入扬琴、四胡、二胡等,使音乐表现力更为丰富,并将改革后的琴书定名为“北京琴书”,成为了北京重要的曲艺曲种。

关学曾一生致力于北京琴书的创作与表演,其作品题材丰富,经典佳作不断,如《鞭打芦花》《吃面条》《劫皇杠》《周总理永远活在我们心间》等,从传统故事到现代生活,从历史人物到百姓趣事,无不涵盖。他还提出了“5分钟艺术”的观念,创作了《长寿村》《怕婆村》《礼尚往来》等一批短小精悍却寓意深刻的作品,深受观众喜爱。

关学曾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还为曲艺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为人谦和,在艺术上却一丝不苟,对弟子言传身教,培养了众多优秀的曲艺人才,如洪宗义、王树才等。1996年,他率领京城众多艺术家开展“曲艺进校园”活动,开启了全国传统艺术进校园的先河,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喜爱上了曲艺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关学曾的艺术精神和人格魅力也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家人。他的儿子关少曾是北京琴书研究会会长,孙女关晓彤也在传承和弘扬北京琴书文化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2022年7月,北京举办了纪念关学曾诞辰100周年的系列活动,包括座谈会、专场演出等,众多曲艺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缅怀这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这也充分体现了他在曲艺界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关学曾以其锐利的眼光、超前的意识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创造了北京琴书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为中国曲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艺术成就和精神品质将永远铭刻在曲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激励着后人不断传承和创新。

0 阅读:3

京视网

简介:京视网-源自首都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