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节具体起源尚不明晰,流行于唐宋时期,民间多于当日祭祖求福

史海撷英 2024-11-15 11:19:35

董仲舒《雨雹对》有云:“十月,阴虽用事,而阴不孤立。此月纯阴,疑于无阳,故谓之阳月。”在传统文化里,世间万物有阴阳之分,农历的十二个月份被分为阴月和阳月,其中的农历十月既叫阳月又叫阴月。董仲舒对此解释说,天地之间存在着阴阳二气,孤阴不生,孤阳不长,虽然十月是纯阴,但是自十月之后,阳气始生于地下,渐冉流散,故言息也,阴气转收,故言消也。

农历十月有一个传统节日——下元节。随着历史的发展,很多人可能对下元节不怎么熟悉,因为它不像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那么热闹,甚至还不及中元节和上元节那么有名气。

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这三个传统节日合称为“三元”。上元节也叫元宵节,在古代的地位甚至超过了春节,就算到了现代社会也是非常热闹的一个节日;中元节与上巳节、清明节、寒衣节称为四大“冥节”,人们通过供奉果腩、烧纸钱、放河灯等仪式来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它也是让人印象深刻的节日。那么十月十五下元节是什么节日呢?

相传,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都与我国的传统道教有关。道教是“上标老子,次述神仙,下袭张陵。”道教是由东汉张道陵天师所创,以黄老道家思想作为基本教义,以“道”作为其最高信仰。“道”无形无象而又孕育天地,是万物的本原,就连道教的神仙也是由道炁所化。

上元、中元、下元其实是道教神话体系里的三位神仙,即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而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则是三位神仙的诞辰之日,因此最初这三个节日就是为了纪念三位神仙的诞辰。

三官大帝

其实在道教创立之前,民间就已经有关于三官大帝的传说。上古时期,天、地、水是古人生存的必要条件,没有它们,世间万物就无法生存,因此古人就有了对于天、地、水的敬畏和崇拜,进而就有了天官、地官、水官的神仙信仰。比如古代天子祭祀天地“祭天燔柴,祭山川陵升,祭川沉,祭地瘗。”

东汉中叶,张道陵天师在创立道教时,就有祭祀天地水三官的记载“书写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着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张天师认为三官大帝具有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神职。

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正月十五天官赐福、七月十五地官赦罪、十月十五水官解厄。这三天分别又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下元日。在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

下元节

下元节具体起源于哪个时代已不好考证,但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下元节比较流行于唐宋时期。

下元节最初的意义就是为了祭祀水官,后来民间又在这个节日里祭祀祖先。宋代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记载“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宫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在农历十月十五下元节这一天,道观的道长们会举行盛大的斋醮法会,为众生祈福消灾,度亡解厄。而老百姓则是有放河灯的习俗,用以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的人们祝福。“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同时,人们在这一天还会用谷米磨成米粉制作薄饼,包素菜馅的团子,称之为“斋三官”。在下元节这一天里,民间多备丰盛菜肴,享祭祖先亡灵,祈求福禄祯祥。从享祭祖先的内容与对象演变而来,下元节又溶进了许多农业生产中的祭祀风俗,使其又成为一个祭祀神灵、祈禳灾邪、祈求丰收的农祀节日。

下元节与上元节和中元节一起,构成了先民对于人生的感受、祈福、赎罪、解困等完整生命的体验。其享祭祖先的传统习俗,反映了人类对于祖先的信仰,也是人类对自身崇拜的一种体现。

另外,节日中蕴含的合理文化和民俗内容,也是值得我们继续去传承和延续的。

1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