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世界地图,我们很容易被澳大利亚那醒目的轮廓所吸引,它几乎占据了整个南半球的海洋一隅,它的面积也非常大,位列世界第六位。
可它的人口密度却异常低,绝大部分人口都簇拥在东南沿海狭长的地带,而广袤的内陆地区则人烟稀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沿海繁华
沿着澳大利亚东南海岸线一路前行,一座座现代化都市如同珍珠般点缀其间,闪耀着迷人的光彩。
悉尼这座城市,拥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城市天际线和充满活力的多元文化氛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移民。
墨尔本这座城市,更是被誉为“花园之州”,而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气息、丰富的文化活动和宜人的气候,成为澳大利亚的文化中心和创意之都。
漫步在悉尼和墨尔本的街头,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川流不息的车辆交织成繁忙的景象,琳琅满目的商店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无不彰显着这两座城市的繁荣与活力。
温和湿润的气候,四季分明,更是为这两座城市增添了无限魅力,使其成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这些沿海城市的兴盛,离不开澳大利亚发达的经济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同时,健全的法律体系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吸引了大量人才和投资,推动着这些城市的持续发展。
内陆荒凉
然而,一旦离开繁华的沿海地区,深入澳大利亚内陆,景象便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广袤的平原、起伏的丘陵和连绵的山脉,逐渐被一望无际的沙漠和干旱的草原所取代。
澳大利亚内陆人烟稀少,只有零星散落的村庄和城镇,与沿海城市的喧嚣相比,内陆地区显得格外寂静,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了一般。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澳大利亚内陆的荒凉?其实主要是降雨量,整个澳大利亚的平均降雨量,也不过为600毫米,而这些大部分也都集中在沿海地区。
至于其他的地方,降雨量更是少的可怜,干旱少雨的气候,使得内陆地区的水资源极度匮乏,没有水源,也就意味着不管是人还是动物,想生存下去都很艰难。
即使偶尔出现降雨,也很快被蒸发殆尽,难以滋润干渴的土地,除了缺水,内陆地区的气候也十分恶劣,夏季气温常常高达40摄氏度以上。
冬季的气温虽说有所下降,但昼夜温差巨大,可以达到几十摄氏度,让人难以适应。
所以说,内陆少数的定居点和小型社区,大多依赖政府的补助和外部的资源供给,难以实现自给自足,更无法像沿海城市那样发展繁荣,恶劣的自然环境,成为了制约内陆地区发展的最大障碍。
地理气候的决定性影响
澳大利亚内陆的荒凉,并非偶然,而是由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所决定的,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单独的大陆,四面环海,这种地理位置,使得澳大利亚的气候深受海洋和大陆气团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干旱气候。
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受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影响,气候温和湿润,降雨充沛,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
然而,东部的山脉就是一道天然屏障,阻挡了暖湿气流深入内陆,使得内陆地区难以获得充足的降水。
而澳大利亚西部,则是一片广袤的高原,地势较高,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内陆地区的干旱气候,至于澳大利亚中心地带的广阔平原,由于缺乏植被覆盖,地表温度较高,蒸发量大,也加剧了干旱程度。
这种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直接导致了人口分布的不均衡,人们纷纷选择在气候宜人、水资源丰富的沿海地区定居,而内陆地区则人烟稀少。
地质历史的变迁,也深刻影响着澳大利亚的气候和环境,数百万年来,澳大利亚大陆经历了多次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逐渐形成了如今的干旱环境。
人类活动的影响
澳大利亚的环境之所以这样,也是有一定认为的原因的,过度放牧导致植被被破坏,土壤裸露,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砍伐森林也进一步加剧了土地的干旱程度,这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不仅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加剧了内陆地区的干旱化进程。
植被的减少导致地表温度升高,蒸发量加大,降雨量减少,形成恶性循环,更严重的是,地下水位的下降,使得原本就稀缺的水资源更加匮乏,进一步限制了内陆地区的发展。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澳大利亚政府并非无所作为,多年来,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治理沙漠化、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和措施。
他们企图通过植树造林、种草护林等方式,试图恢复植被,阻止沙漠化的蔓延,在不同的州,政府也对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对不积极参与绿化的行为进行处罚。
为了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澳大利亚政府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种植了适合当地生长的固沙植物。
为了控制过度放牧对环境的影响,政府鼓励牧民实行“轮牧”制度,包括错开放牧、限制放牧数量等措施,以便让草场有时间恢复,然而治理沙漠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和人力,而且效果也并非立竿见影。
而高昂的治理成本和技术难题,也制约着沙漠化治理的进程,就比如,将沿海地区的水资源调配到内陆地区,这需要建设庞大的水利工程,需要投入不少钱,况且技术也是一大难题。
未来的澳大利亚,能否在继续保持经济繁荣的同时,有效治理内陆地区的沙漠化,恢复生态平衡,是充满挑战性的。
这需要他们的政府、企业和每一个公民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澳大利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这片美丽的土地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参考资料:
【1】新华社国际——《列国鉴·澳大利亚|记者观察:越来越热!澳大利亚如何应对》。
【2】中国知网——《城市环境史:城市与环境,城市作为环境。
【3】中国知网——《ENSO与IOD对澳大利亚南半球冬春季干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