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年头“技术吹牛”的车企多了去了,但要说谁敢叫板行业标准,还真就那么几家。最近,奇瑞的混动技术就站上了风口浪尖,有人说它是实至名归,也有人说它纯粹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奇瑞混动,到底是不是技术“狂飙”?
咱先不说那些虚头巴脑的,就说这混动车,现在简直乱成了一锅粥!有的车企,拿着几年前就作废的标准忽悠消费者,亏电油耗低得吓人,你品,你细品,这靠谱吗?还有的,五米多长的车,愣是塞个1.5自吸的发动机,简直是“小马拉大车”。说白了,这就是在压着下限造车,糊弄老百姓。
可奇瑞呢?人家敢喊出“指导行业标准”的口号,这底气从哪儿来?
要我说,这底气,首先得从海外市场找。2023年,奇瑞出口量同比增长超过100%,这其中,混动车型可是功不可没,在海外市场卖得那叫一个火爆。这说明啥?说明奇瑞的混动技术,不是自个儿在那儿“闭门造车”,而是真刀真枪地经过了市场检验,得到了国际认可。咱中国品牌,能走到这一步,不容易啊!
光有市场认可还不够,还得有真本事。奇瑞在新能源技术领域,那可是下了血本的。专利数量,那是杠杠的,在国内车企里名列前茅。更重要的是,人家不光追求数量,还注重质量,把技术价值和竞争力提上去了。这些专利,就像一块块基石,为奇瑞混动技术的研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有了基石,还得看关键技术。奇瑞的混动技术,在节能、性能、智能、安全这四个方面,那真是下足了功夫。就拿节能来说,风云A9,5米的车长,两吨的重量,WLTC亏电油耗愣是干到了4.85L/100km。再看性能,2.0T混动专用发动机,功率覆盖155kw-200kw,扭矩最高400Nm,这数据,你敢信?还有智能化,奇瑞用上了域控、AI算法,让发动机和电池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这技术,可不是盖的。安全方面,电池包钢铝混合结构,抗冲击、防刮蹭能力那是杠杠的,瑶光CDM还经历过800度高温烘烤,愣是没冒烟起火。这安全性能,谁看了不说一句“瑞思拜”?
光靠自己埋头苦干还不够,还得学会借力。2024年,奇瑞就和华为深化了合作,要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联网等领域搞事情。这俩巨头联手,说不定真能擦出什么火花,加速奇瑞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要说奇瑞“死磕”混动技术的决心,那还得提到尹同跃。人家可是公开表态,要把混动技术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这可不是说说而已,奇瑞是真的在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和品质。
话说回来,这行业里,总有一些“潜规则”。有些车企,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偷工减料,糊弄消费者。就像前面说的,五米多长的车,塞个1.5自吸的发动机,这叫啥事儿啊?奇瑞这次敢站出来“叫板”,也是想打破这种局面,推动行业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2023年4月的上海车展,奇瑞就亮出了自己的“底牌”——鲲鹏超性能电混C-DM。这技术一亮相,立马引来了各种议论。有人说奇瑞是“技术吹牛”,也有人说这是中国品牌的骄傲。不管怎么说,这次亮相,确实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奇瑞在混动技术方面的实力。
话说回来,奇瑞一直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人家说,“理工男的目标是让每一兆帕都能守护你的安全”。这可不是一句空话,奇瑞在安全技术上,那可是下了大功夫的。电池包、车身结构、碰撞测试,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极致。
奇瑞混动,到底能不能“指导行业标准”? 我觉得这事儿,还真不好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奇瑞在混动技术方面的努力和进步,那是实实在在的。技术这东西,不是靠嘴巴说出来的,而是靠真刀真枪干出来的。 奇瑞的未来, 究竟如何,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