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扃,姓姒名扃,姒扃是夏朝第十位君主姒泄之子,第十一位君主不降之弟,约公元前1752年受兄不降内禅而继位。是夏朝的第十二位君主。
姒扃是十任帝姒泄最小的儿子,是在长兄姒不降的教导下长大的。当时,夏王姒不降有十几个儿子,但这些儿子全都是庸碌无能之辈,只知道追求享乐,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很是让他失望。而他的小弟弟姒扃聪明好学,很有治国才能,多年来一直在朝中辅佐他治理国政,深得他的器重。且,经过了多年的观察和考验,夏王姒不降认为姒扃不仅有治国之才,而且有天子的品德,是王位继承人的最佳人选,他有意把王位传给弟弟,又恐怕自己死后儿子们不服,发生争权夺政的暴乱。思来想去,最终决定在自己生前就把帝位传给弟弟,自己退居二线从旁监国,充当顾问。姒扃即位后十年,他的兄长姒不降寿终正寝,驾鹤西归。他这才正式改元纪年,以癸丑年(前1742)为后扃元年。
姒扃二十二岁时就开始入朝为官,约四十岁时被夏王姒不降加封为国相,成为辅政的重臣。史书上说,他即位后以仁德治天下,是夏后氏诸王中的一位明君。
姒扃在位执政时期,夏王朝表面上虽然依旧是天下太平,而实际上国内的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不仅平民与贵族之间有着激烈的冲突,贵族与贵族之间也时常因为私利发生纠纷。姒扃认为矛盾的根源是经济落后,人民贫困。贵族的人口发展迅速,这些人都是社会上的寄生虫,除了吃喝玩乐,别的什么都不会。而从事体力劳动的奴隶,因为没有婚配的自由,加上繁重的体力劳动和饥寒交迫的生活,后代延续缓慢,人数却在日益减少。
姒扃极力想改变这种状况,但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其实当时农业发展缓慢落后根本原因就是生产力低下。夏王朝的农业生产主要靠的是奴隶,贵族们为了节省开支,不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甚至连牛、马都不使用,他们把奴隶当作最廉价的生产工具,因为奴隶除了吃饭不需再支出任何费用。当时的冶金铸造业已经很发达,每年都生产出大量青铜。但是这些青铜都用来给贵族们制造各种奢侈品,很少有用来制造生产工具。夏王朝的贵族们很会算账,他们宁肯让奴隶用最原始的工具去耕种土地,也不肯花钱改革一下生产工具,这就是农业生产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姒扃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二年(《帝王世纪》),卒于后扃二十一年,享年九十一岁。死后遗体葬在老邱城外(今河南开封市开封县陈留镇北),王号扃,尊号夏王(后),谥号帝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