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作为我们的邻国,在3月28日爆发了7.9级大地震,牵动了无数民众的心。
对此我们向缅甸伸出了援助之手,在强震发生后不久,我方召集了国际救援队、蓝天救援队等一系列救援队伍,在凌晨赶往当地开展救援,救出了多位老人儿童。
转天的29日,中国红十字会又向处于灾后的百姓们,送去了上千件生活物资。
俗话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作为邻国,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什么叫做大国之范。
好在救援活动圆满完成,在9日我国完成救灾任务后,缅方再次传来了捐款请求。
前有一亿元的人道主义捐助,后有运送的第六批生活物资,缅方为何还不知足?
缅甸发生7.9级特大地震
3月28日当天,缅甸发生了前所未有的7.9级特大地震,这场地震将缅甸置于了两难的境地,当地气温飙升至44℃,不仅如此,此后余震不断,还会有爆发疫情的可能性。
在当地居住的不光有缅甸人民,还有常年在缅甸工作的华人,让大伙担忧不已。
见到此等情形,出于人道主义关怀的救援队们,纷纷在当天深夜整装待发出动。
不光是人到了,就连物资这方面也没有缺过,起初中国政府就拿出一亿元向缅甸人民实行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其中包括了毛毯、食品等生活物资,确保人民无恙。
与此同时,云南专属救援队也在第一时间赶到仰光,开启了争分夺秒的救援工作。
这期间可谓是惊心动魄,不光有大大小小的余震,还有数不清的蚊虫迎面飞来,由于当地气温飙升,因此在白天作业的时候,救援人员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
正是因为有着救援人员的辛勤付出,才让深埋在底下的百姓们,有了生存的希望。
有一位被埋在地下超过100个小时的男子,被救援队探测到了生命体征,这才得以被救出,躺在病床上的他坦言道,自己是靠着饮用尿液,才保住了自己的命。
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由于没有地方可睡,不少民众只能躺在地上小憩一会。
好在我们的物资当中,有着成千上万个蚊帐,也让数以万计的民众得以安眠。
无论是人道主义关怀,还是运送生活物资,我们都尽力帮衬受灾的群众们。
可反观缅甸方的态度,却只能用敷衍二字来形容,不免让人有些心寒。
缅甸士兵向救援车队鸣枪
从3月29日到4月2日,我国总共派遣了数支救援队,为灾后救援工作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期间救出过多位幸存者,将他们从死神的边缘线上拉了回来。
彼时红十字会的救援车队也即将抵达,可就在抵达的当天,却遭遇了意外情况。
原来当地不光是气候严峻,政治局势同样混乱,有些非缅甸军方的士兵,在灾后竟对前来援助的中国车队趁火打劫,还在车队面前鸣枪,弄得车上几人惶恐不已。
好在这次没有酿成惨案,得知对面来者不善后,我们则选择了原路返回息事宁人。
不过事后却引起了舆论的不满,有的人认为我们明明是去救援的,却遭到了恐吓。
对于中方的询问,缅甸方面则给出了“未提前通报路线”的回答,给人一种很是敷衍的感觉,既没有发自内心的致歉,也没有整改当地的军队,只治标却不治本。
然而事实却与缅方所说的不符,我们在车队抵达之前,就已经做好了所有的程备。
所谓的没有事先通报纯属子虚乌有,要怪就怪缅甸局势混乱,没有把控的能力。
灾后缅方也就此展开了深刻反省,还声称将在之后暂停与“民地武”的冲突之战,以确保远道而来的中方救援队能够完成救援工作,不过这句话却没有多大作用。
部分地区仍旧没有停火,依旧在进行着大大小小的轰炸,给救援工作增加了难度。
因此也有不少网友发出了感慨,难怪别的国家没有开展救援,都是有原因的。
不过当地的做派归当地的,我们作为一介大国,应有一定的肚量以及胸怀。
决定再追加10亿援助款
灾后本应是见证感人的一幕,却在缅甸的大地上频发冲突事件,不免让人心寒。
在红字十会遭受威胁之前,当地华人就有过类似的经历,罗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他作为缅甸当地的玉石商人,本想在灾后早早撤离此地,以免出现更大的隐患,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车子开到一半,路中间就出现了拦路者,让他甚是惊慌。
几个人都是武装势力的打扮,手拿机枪的架势,看得车上的几人都感到瑟瑟发抖。
根据这些人的规矩,过此路的人都要缴纳不菲的费用,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好在罗先生的朋友有些人脉,这才让几人幸免于难,不过在车子开动后他仍旧感觉后怕不已,倘若没有带上这位朋友,自己又没有足够的钱,不知会面临什么。
因此他在当地的华人群聊里,警告有类似路程的友人们,一定要带够钱再上路。
可见这样的事情不止一例,受到威胁的人也不止一个,让人感到尤为的后怕。
但是让人感到有些不理解的是,在这件丑闻曝出后没多久,我们却接受了缅方的捐款需求,并且还一次性捐出去了10亿元,这让不少关注此事的人直呼不理解。
其实这件事也很好理解,灾后的地区需要重建,当地的政府又没有充足的财力。
因此就需要我们伸出援手,不光是灾后重建工作,还关乎人们的财产损失问题。
像是修缮房屋,等事宜,都是需要出钱的地方,有的人还失去了金钱来源,也急需一些救命的钱,我们对于他们伸出援手,倒也无伤大雅,大国风范便是如此。
想必经此一事过后,缅方也能针对于之前的棘手问题,作出相应且有效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