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说书闻君(中年生活创作者)
年轻时,总以为安心就是“什么都有”。房子、票子、车子、身边有人……越多越好,越热闹越安全。
可人到中年,才慢慢发现:真正的安心,不是拥有多少,而是内心的踏实与生活的从容。
现在的我,五十岁,日子过得简单,心却更安定。这份安心,不是一下子来的,是慢慢沉淀、慢慢选择之后的结果。

过去的日子总是很赶,早出晚归,吃饭随便,睡觉也不定时,身体和心,像一根绷紧的弦。
如今,我有了自己的节奏:
早起晒太阳,喝一杯温水;三餐定时,尽量吃家常菜;午后小歇片刻,晚上十点前睡觉。
这一切听起来平凡,却给了我前所未有的稳定感和掌控感。
安心,不是刺激,而是每天都知道自己在干嘛,身体规律了,心也慢慢安稳下来。

年轻时忙碌,对家里的收拾总是敷衍了事,现在,我会花时间慢慢打理自己的空间。
窗明几净,物品有序,阳台有绿植,床单晒着阳光的味道,厨房整洁,餐桌上总有一盏温暖的小灯。
我越来越明白,家的样子,就是心的样子。不是要多豪华,而是要舒服、干净、像自己。
每天待在这样的空间里,哪怕什么都不做,心也安安静静的。

过去人情世故里太多勉强,为了不让别人失望,总是强颜欢笑、勉强答应。
现在的我更明白,关系,不在多,而在于舒服。
不必人人都喜欢我,我也不必应付所有人;不想说的话,就不说;不愿应酬的饭局,可以拒绝。学会“保持距离”,也是中年的智慧。
真正让我安心的关系,是那些不说也懂、不见也暖的朋友,哪怕不常联系,依然心里有彼此。

我喜欢写字,喜欢做饭,喜欢养花,在这些日常小事里,我找到了内心的安放。
写一篇小文章,发发朋友圈;做一顿暖胃的饭菜,慢慢吃完;看花开花谢,听风吹落叶。不用追求多大成就,只要这些事让我感到内心平静、时间没白过,就很好。
中年的安心,很多时候,就是把“必须做”的事,变成“想做”的事。

年轻时我总跟自己较劲,要瘦一点、强一点、完美一点……但现在我学会了放下:
皱纹来了,我不再惊慌;头发白了,我就剪个干净利落的短发;情绪低落时,我允许自己什么都不做。我终于明白,安心不是变得更好,而是更接受自己。

五十岁之后,我不再追求轰轰烈烈,也不想证明什么,只想好好生活。一个安稳的节奏、几个真心的朋友、一些喜欢的事情、一个整洁的空间,以及一颗不再自我责备的心。
这,就是我此刻最想要的生活状态。也是我五十岁之后,最深的安心感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