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春天,王鲁云带着17年的想念和一点点心里不踏实,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她老爹王耀武以前可是国民党的大将,家里因为打仗和时局变动,搞得四分五裂。王耀武在劳改里待了整整10年,这次能和他见面,王鲁云心里既盼着又七上八下的。她心里犯嘀咕,这么多年没见,还能不能认出当年那个威风凛凛的老爸。
王鲁云站到了老爸王耀武跟前,那一刻,时间好像停了。王耀武虽然老了,但对闺女的爱一点没少,他赶紧走过去,把女儿搂得紧紧的。父女俩好久不见,正高兴着呢,王耀武突然问:“你妈她咋样了?”这话里头,藏着家里头好些年都没弄清楚的事儿和谜团。
王耀武的当兵经历
王耀武,1904年1月17号,在山东泰安呱呱坠地,小名叫佐民。他原本只是个普通家庭的孩子,但凭着自己的勤奋和天分,一步步成为了国民党的大将。王耀武的人生转折点,得从他考上黄埔军校那会儿说起。作为黄埔军校第三期的学生,他经历了非常严苛的军事锻炼,学会了怎么指挥打仗,也掌握了领导别人的窍门。
毕业后,王耀武靠着出色的军事头脑和领导能力,很快在国民党部队里出名了。他帮忙建起了国民革命军的第七十四军,还亲自当上了军长。在抗日战争那会儿,王耀武带着队伍打了好多场关键的仗。
1938年5月份,王耀武带着他的五十一师去打兰封会战,他们在河南三义寨那边和日军的土肥原第二师团狠狠干了一仗,把日军打得挺惨。到了7月,他又带着部队去参加了万家岭战役,跟日军缠斗了好几个礼拜,最后赢得了胜利。因为这两次立功,王耀武后来就被提拔为七十四军的副军长,但他还是管着五十一师。
在长沙会战头一回和上高战役里,王耀武带兵打仗挺有一套,战功赫赫。上高那会儿,他领着七十四军跟日军拼得你死我活,带着队伍一回回反冲锋,最后终于赢了。因为这,七十四军拿到了军里的头号大奖——飞虎旗,王耀武自己也戴上了军队里最高的勋章。
战争结束后,他踏上了政治的道路。在这段时间里,他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努力为国家和人民发声。他深知,战争虽然结束,但国家的重建和人民的福祉仍需大量工作。因此,他全身心投入到政治生涯中,希望能为国家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走访各地,倾听民众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他深知,政治不仅仅是权力的游戏,更是为人民谋福利的事业。
王耀武在当山东省主席那会儿,碰上的政治情况挺棘手。他接手的是一个被“洗劫”后破烂不堪的经济摊子,军队里正规军和地头蛇们谁也不服谁,政治场上更是各路人马斗得不可开交。但王耀武靠着抗战时攒下的功劳和名声,再加上他那套交际手腕,愣是赢得了好多人的支持。
为了搞定内部矛盾,让大家一条心,王耀武在1946年3月向国民党中央提议,要搞个“山东省党政军联合指挥中心”。南京那边很快就同意了,还直接让王耀武当了这个“指挥中心”的头儿。这样一来,王耀武不光是掌握了山东的党政军大权,就连原来不归第二“绥靖”区管的山东境内的军队,也都归他指挥了。
说起内战那会儿,可真是碰了不少钉子。
1947年那会儿,解放军的华东野战部队在山东打了好几场大战,把国民党军队打得挺惨。到了2月份,有个莱芜战役,王耀武感觉李仙洲的部队情况不妙,赶紧让他们撤退,可惜没人听他的,结果李仙洲的军团全军覆没了。
5月份那场孟良崮大战,对王耀武来说真是个重大打击。他特别看重的张灵甫在那场战斗中牺牲了。张灵甫可是黄埔军校第四期的老学员,蒋介石非常器重他,也是王耀武一手栽培的将领。仗打完后,王耀武自己出面,办了个追悼会,还编了本纪念册子。
1948年9月份,解放军发起了攻打济南的战斗。王耀武在济南城里被解放军团团围住,最后只好投降被抓。这一投降,也就意味着他之前那风光的军队和政治日子到头了。
说说王耀武怎么用人王耀武在用人方面有一套自己的办法。他深知,要干大事,就得找对人,用对人。他用人不看背景,只看能力。只要你有真本事,不管你是从哪儿来的,他都能重用你。这种选人方式,让他手下聚集了一批能人异士,个个都是干将。
王耀武在用人方面相当实在,这让第七十四军的干部个个能力出众。他特别看重连长的实战经验,觉得那是军官能否独挑大梁的第一次考验。他还搞了个军官训练班,专门来提升中下级军官的能力。就连参谋、副官这些职位,他也倾向于从基层干起,一步步磨练出来。
王耀武特别看重那些从军校出来的军官,他总是想办法把这些人招揽过来,并且给他们安排得好好的。他的手下有不少能人,像邱维达、陈瑜、孟广珍这些,在当时可都是军队里的佼佼者。
王耀武在提拔人的时候,不看重是不是老乡,也不在乎是哪个派系的。就连他的亲弟弟王哲民,如果在战场上打得不好,也会被降职调动。王耀武用人,主要就是看你的本事和干得怎么样,关系户可不吃香。
说说王耀武这个人和大家对他的看法吧。王耀武这人,性格和行事作风都挺有特色的。他做人讲究原则,对待事情认真负责,这些特点让他在人群中挺显眼。大家对他的评价,普遍都是正面的。
王耀武这人,平时挺低调亲和的,但一打仗就立马变得雷厉风行,做事果断。他不怕硬仗,总爱挑重担子,是大家公认的抗日战场上国民革命军的猛将之一。各个战区的司令长官都抢着跟蒋介石说,想要王耀武的七十四军来帮忙。蒋介石呢,也特别看重王耀武,把他当作自己的得力干将。
王耀武带着他的七十四军,几乎每场大战都打头阵,在抗日那会儿,可是立下了大功。他得了不少勋章,像青天白日勋章、抗战胜利勋章,就连美国总统都给他发了二战金质自由勋章,而且他还有中正剑呢。这些荣誉啊,都说明他在打仗这方面,真的是厉害得很。
战争过后的人生轨迹与家族的成长变迁打完仗后,每个人的命运都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家族也跟着有了新的发展。那些曾在战场上英勇拼杀的勇士们,回来后有的过上了安稳日子,有的则继续为生活奔波。
王耀武在1948年成了俘虏,之后过了足足11年的改造日子。到了1959年,他得到了特别宽恕,重获自由。时间一晃,到了1968年7月3号,王耀武在北京去世了,那时他64岁。
王耀武走了,但他的家族故事还在继续。这回,主角换成了他的女儿王鲁云。王鲁云不光在国内有影响力,她还跑到国外,在斯坦福大学搞了个“王耀武奖学金”。这个奖学金是专门给那些学术厉害的中国大陆学生的。这么做,既是为了记住王耀武和他的贡献,也显示了他们家族对教育的看重,还有对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期望。
王耀武一家子的故事,那可真是从打鬼子那会儿起,到商场上摸爬滚打,再到国外大学拿奖学金,就像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现代大戏。所以,王耀武家族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里,那叫一个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