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穆哈拉格老城中心的四栋停车楼是巴林文化部“珍珠之路”项目的一部分。克里斯蒂安·克雷兹(Christian Kerez)试图超越传统的停车结构,将它们转变为对城市有用的公共空间。他将“自由剖面”的原则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这些停车楼覆盖了穆哈拉格密集的中世纪城市结构中大型开阔的空间,并使其功能多样化。它们首先为公众创造了一个空间,该空间也可用于祈祷、举办活动或市集。许多人前来这些建筑不仅是为了停车,更是为了体验这些结构中不断变化的空间。
目前 A、C、D 地块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四个停车场轴测图 © Christian Kerez
Plot A
地块A上的建筑是四座停车楼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上下车道被清晰地分隔开。其中一条车道可以从地面层绕整个地块连续行驶至屋顶层;而另一条车道则以同样的连续行驶方式,绕地块对面一侧的建筑下行。上下车道均通过巨大的圆形开口相连,这些开口处两块楼板合并成一块。简单的车道设计让大量游客和古城中心的观光者能够轻松找到方向。这里的地形并非由简单的几何形状构成,而是与不断变化的景观相呼应。
地块 B 上的停车楼与南部穆哈拉格周边建筑的高度相呼应。与地块周围人口密集的街区相比,该停车楼两侧提供了一系列双层空间。停车楼的几何形状基于简单的贝壳形状,楼板在中间和两侧被切开,以便从一层通往另一层。楼板的形状和车辆的流通都遵循简单的对称布局,以缓解交通压力。这些宽敞的露天空间除了停车功能外,还可以举办各种活动。
Plot B 模型 © Christian Kerez
Plot B 施工过程 © Christian Kerez
Plot B 施工过程 © Christian Kerez
Plot C
地块 C 位于两条主干道的交汇处,正对面是一座大型清真寺和一栋被称为“风之宫”的精美修复建筑。该设计的简洁性和水平性表达了对这些重要建筑的尊重。这座建筑纯净、低矮且庞大,与街对面的清真寺形成了鲜明对比。此外,该建筑高达 6.5 米的一楼还可以用于周五的祈祷或平日的市场活动。
Plot C ©jesus granada
Plot C 施工过程 © Christian Kerez
Plot D
地块 D 上的停车楼是所有停车楼中最显眼的一座。它是一座独立的建筑,人们可以轻松地在四面绕行。与整个停车计划相比,它所占的地块相对较小。该建筑增加了一块楼板,使其高度超过了其他所有停车楼。车道序列以一个雕塑般的管状天花板最低点延伸开始,接着是下一层楼角的一个开口。这一序列在接下来的两层中再次重复。由于地块 D 占地面积小,因此其设计在所有停车楼中最为复杂且富有雕塑感。停车楼的独特位置和外观可用于街头剧院、音乐会,以及露天祈祷和市场活动。
Plot D 分层周测图 © Christian Kerez
Plot E
地块E的停车楼是一期的四座停车楼之外额外增加的项目。它位于一个相对住宅化的区域,对面是一座小清真寺,靠近一些修复后的精美传统建筑。其中一层部分位于地下,且该层的入口与上层入口分开。地面层将保留给公众和这片历史保护区内的民宿游客使用。该建筑的上层将出租给周边居民。每块楼板的一侧都被切开,以便车辆从相邻楼层进入。人们也可以像穿过穆哈拉格古城的狭窄小巷一样,在这座建筑内上下穿行。
Plot E 模型 © Christian Kerez
Plot E 模型 © Christian Kerez
停车楼的裸露承重结构仅由楼板和柱子组成。通过一块楼板与另一块楼板的连接来实现抵抗风或地震等水平荷载所需的刚度。复合柱的直径在 25 至 30 厘米之间。约 10 米的跨度在楼板上产生了非常大的冲切力。在每根预制柱的底部和顶部都弯有金属钢板,将厚重的大楼板与竖向结构构件连接起来。
楼梯和电梯井完全暴露在外,后者覆盖着一层透明的 PVC 薄膜。楼梯在楼板之间起到了“弹簧”般的作用。由于建筑层高在 2.2 米至 4.8 米之间不等,因此每一层的休息平台位置都有所变化。为避免承重结构内出现不均匀荷载,圆形楼梯须非常轻便。
Plot A © Maxime Delvaux
Plot A © Maxime Delvaux
Plot A © Maxime Delvaux
Plot A © Maxime Delvaux
每块楼板都独一无二,共同营造出了丰富多变的空间。模板的设计基于常见的工业产品,如脚手架塔,而雕塑形式的模板则很少进行定制。由于楼板的表面形态不断变化,建筑师通过编程,以 1:20 的比例自动绘制了 75000 个剖面图。之后,这些剖面图被 1:1 打印出来,以便在现场完成模板的最后切割工作。
模板尺寸图解 © Christian Kerez
模板分布图解 © Christian Kerez
建造过程图解 © Christian Kerez
Plot A © Maxime Delvaux
Plot A © Maxime Delva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