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尼帕尔是位于印度南部沿海的一个现代城市,其发展始于 1953 年,当时的人口介于 2000 至 5000 人之间。这里的发展基础由 T.M.A. Pai 博士奠定,他致力于将玛尼帕尔建设成一个教育中心。如今,玛尼帕尔大约有 25000 至 30000 名学生,占据了全市总人口的大约 50% 至 60%。随着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城市结构逐渐变得僵化,缺乏适应年轻、流动人口需求的社交空间。为解决这一问题,TAPMI 可持续发展中心正在重新规划学术空间,旨在缓解这种不平衡。
© Suryan//Dang
01
场地及其环境
场地分析图 © The Purple Ink Studio
© Suryan//Dang
02
项目与叙事
剖面图 ©The Purple Ink Studio
03
需求之外
设计策略 - TAPMI 包容性增长与合作中心的设计方法反映并重新定义了它在校园、社区和城市中的角色。这一愿景由三个关键理念驱动:
建筑作为社交和社区空间
TAPMI没有纵向或横向扩展项目,而是探索了露台的潜力。由于降雨量大,露台在该地区一直未得到充分利用,因此 TAPMI在露台上加了一层顶棚,使空间具有适应性和开放性,便于社区参与。这为该结构增添了 "后生活",让学习与社区共存。露台成为土地的一部分,并呈阶梯状向下延伸,以促进人、土地和建筑之间的联系。中心的核心是 Angala,这是一个开放式露天剧场,是多项活动的中心,几乎与毗邻的道路融为一体。
示意图 ©The Purple Ink Studio
建筑作为景观
建筑消解了土地与建筑形式之间的僵化分隔。它向外延伸,将功能扩展到社区空间、正式的活动和集会场所,并经常充当连接不同高度地形的通道。通过桥梁、坡道以及与地面直接相连的建筑设计,使得每个人都能轻松进入这些空间。
© Suryan//Dang
© Suryan//Dang
建筑为城市服务TAPMI 中心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社区节点,搭建了学术空间与社区空间之间的桥梁。这座建筑没有传统的入口或主门,从而增强了其开放性和可达性。即使在非学术时间,学生们也可利用这些空间进行各种活动,使其成为持续活跃的中心。通过整合景观概念与共享资源理念,该项目不仅展现了创新,还深植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背景中。
© Suryan//Dang
© Suryan//Dang
04
结构即建筑,建筑即室内
© Suryan//Dang
© Suryan//Dang
05
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