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小安”这位虚拟人物不但可以进行演讲,也可以进行艺术表演,而且可以和听众进行互动;能“说”出7种语言,90多种声音的“泉小荷”,是一个能用7种语言说话的数字人。
元宇宙阅读平开,突破了实体空间的限制,也突破了封闭阅读的单一形态,使阅读更具立体感和沉浸感;数码时空 VR影院配备了多种风格,多种类型的动态座位,使观看体验再次提升;而“数字长城”则是利用游戏技术,将世界上最大的一批文物,以毫厘之差,进行高精度、高沉浸感、互动性的数字化复原……
济南市的展台上,一名穿着红衣的宋代女子,正在屏幕上自我介绍:“各位观众好,我是易小安。”据工作人员介绍,“易小安”是由魔幻未来(山东)数码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了业内顶尖的虚拟人物制造技术,成功地完成了这一任务。
“易小安”是一位生于济南的古老城市,其名字来源于李清照的“易安居士”,是根据李清照的名字而来的。她的性格很单纯,很有责任感,也很有主见,而且她还很有才华,对金石也很有研究。
记者发现,“易小安”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都与真人无异,栩栩如生,说话更是栩栩如生,不但能做演说,还能扮演不同的艺术人物,与听众进行虚拟互动。
根据展馆工作人员的说法,最近几年,“虚拟数字人”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了晚会节目中,它与各种前沿技术相结合,以一种新颖而又有趣的表现方式,让艺术性和科技感产生了一种奇妙的碰撞。不少“虚拟数字人”将在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以及全国各大卫视晚会上大放异彩。
另外,“易小安”也有一项身体运动的拍摄技巧。工作人员给他戴上了一个全息摄像装置,他每一次移动,都会被摄像装置记录下来,然后传输给“易小安”,让“易小安”跟着摄像,做出同样的动作。这是一种全新的交互形式,也是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此次参展的,不仅有“易小安”这个名字,还有一个名叫“泉小荷”的虚拟主播。“通过对虚拟直播场景的重构,我们可以利用数字化和可视化的技术,来解读大会的主旨,我们已经推出了好几个 AI融合媒体。”
青岛数字文化应用发展大会是国内第一个聚焦在数字文化领域的综合性会议,它围绕着“新应用,新体验,新消费”这一主题,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新品发布、路演推介、外贸对接洽谈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搭建了一个由需求方、供给方、研发方、生产方和市场方组成的“五方合作”平台,让数字技术助力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4月6日,在青岛世博城内,记者了解到,本届博览会共设置了6个展区,分别为“数字文化山东馆”、“文化产业数字化馆”、“科技文化旅游融合馆”、“数字文化外贸馆”、“数字影视与网络视听馆”和“国家文化大数据馆”,展示了“数字文化产业链”中的新趋势、新技术和新产品,展览面积达到了60000平方米。
根据现场工作人员的介绍,这次的展会是同类展会中最大的一次,有超过500家的企业和机构参加,参展的展品超过了一万种,展示的内容涵盖了数字文化领域的整个产业链。另外,业内领先的公司也很多,超过50个的全球500强和领先的公司,超过150个的数字文化产品在展会上首次亮相。
除了举办线下实体展会、线上虚拟展会,还组织“双招双引”部门与参加展会的企业进行“一对一”的精准对接,进行有针对性的招引、有针对性的招引、有针对性的招商活动,多渠道搭建起“双招双引”的平台,促进更多项目、更多投资。
据了解,从4月6-9号开始,本次展览将对广大市民免费开放,观众朋友们可以通过“青岛数字文化发展博览会”的官方微信,在“我的”中选择“注册报名”,注册并获得展览现场的电子版入场券。观众只需在馆内扫一扫“展会门票”的二维码即可入馆。展馆将于四月六日至四月八日,每日九时至十七点,四月九日上午九时至十四点。与此同时,展会还设置了一个数码展厅,让观众们可以在网上进行互动、收集卡片,从而获得展会特别定制的纪念品。展会期间,为了方便广大观众,还将加大周围公共汽车的运输力度,并在展会的早、晚高峰时段,加大对公共汽车的运输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