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未来,是“星辰大海”还是“虚拟现实”?

探我元宇宙 2023-11-15 17:57:07

PART1元宇宙的兴起

从2021年开始,“元宇宙”一直是火爆的关键词之一,从互联网到科技界,从产业界到投资界,人人都在谈“元宇宙”。脸书(Facebook)CEO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说:“元宇宙就是下一代互联网”,在2021年10月28日高调宣布把Facebook改名为Meta,脸书全面转型为元宇宙公司。

全球市值第一的微软公司宣布将推出“企业元宇宙”(Enterprise Metaverse),通过旗下的智能型眼镜HoloLens、公用云端服务平台Azure Cloud等产品,将数字与现实世界融为一体。腾讯CEO马化腾在2020年底曾提出一个能够“由实入虚,帮助用户实现更真实的体验”的“全真互联网”,认为这是互联网下一代方向。

游戏公司Roblox是全球首家将元宇宙概念写进上市招股书的公司,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2021年3月10日,Roblox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首日股价上涨54.4%,市值接近400亿美元。而在一年前,Roblox的估值仅为40亿美元。Roblox创造了一个神话:估值一年翻十倍!目前,其市值超过了600亿美元。

字节跳动花90亿收购了一家虚拟现实(VR)设备公司Pico,发力布局元宇宙。英伟达(NVIDIA)发布了一个开放的虚拟平台Omniverse,号称工程师的“元宇宙”。英伟达CEO黄仁勋预测“元宇宙的经济规模,终将大过实体世界”。元宇宙概念股中青宝两月暴涨三倍!那么什么是元宇宙呢?

元宇宙意指现实世界之外,创造的一个三维虚拟空间。人类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建立另一个身份,进行社交、娱乐、生产、消费。在未来的某一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切换身份,自由穿梭于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在虚空间和时间节点所构成的元宇宙中学习、工作、交友等。这个建立在区块链之上的虚拟世界,去中心化平台让用户享有所有权和自治权。通过沉浸式的体验,让虚拟进一步接近现实。

总之,元宇宙是互动的、沉浸体验的,可以协同合作的共享虚拟立体世界。回顾互联网发展历程,从PC局域网到移动互联网,互联网使用的沉浸感逐步提升,虚拟与现实的距离也逐渐缩小。在此趋势下,沉浸感、参与度都达到峰值的元宇宙或是互联网的“终极形态”。

PART2人类未来是星辰大海还是元宇宙?

《三体》作者、著名科幻小说家、单枪匹马将中国科幻文学地位提升到世界级水平的刘慈欣曾在「不能共存的节日」中提到飞船派和元宇宙派两个概念。飞船派,就是说人类要积极探索宇宙奥秘,奔赴宇宙的星辰大海。而元宇宙派,是指人类构建以假乱真的虚拟现实,深耕虚拟幻想世界。

人类未来的路分为两条,一条向外,一条向内。刘慈欣的大致看法是,人类未来的出路应该选择向外走,而不是沉溺于虚幻,在内卷中毁灭。很巧的是,扎克伯格频繁宣传的Meta选择的正是向内的元宇宙路线。刘慈欣一直反对人类把精力花在虚拟世界中,他在拿克拉克奖的演讲中曾经说过:“说好的星辰大海,你却给我facebook”。

扎克伯格所说的元宇宙,不是人类应该有的未来,而是会将人类带入死路。元宇宙将消磨人类的进取心,人类将困在虚拟世界里面,从此没有冲出母星的雄心壮志。随后,在《时间移民》中,刘慈欣又称,这个时代的人们正在渐渐转向无形世界,现在生活在无形世界中的人数已超过有形世界。虽然可以在两个世界都有一份大脑的拷贝,但无形世界的生活如毒品一样,一旦经历过那生活,谁也无法再回到有形世界里来,我们充满烦恼的世界对他们如同地狱一般。

现在,无形世界已掌握了立法权,正在渐渐控制整个世界。的确,如果虚拟的整个世界都在你怀里,为什么要去探索真实的星空呢?人类可能就是这样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由无数处理器和电路构成的盒子里,丧失了拥抱更广大世界的可能。人们对虚拟世界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现实世界的关注也就会越来越少。一旦习惯了虚拟世界的生活,想要让他再回到现实世界中,将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现阶段,对于元宇宙的争论短时间内不会停止,沉浸于虚拟世界固步自封确实是一种可能性。但也有人抱有比较乐观的态度,比方说借助虚拟世界可调节的时间流来发展技术或者求证某种思想,就连刘慈欣也写过一个在虚拟世界中证明道德体系的文明。

PART3“星辰大海”和“虚拟现实”必须是对立面吗?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游建舟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元宇宙”的基础设施在VR一体机之外,至少包括AR以及人们更熟悉的PC端和移动端等。但扎克伯格和他背后的公司显然想让未来人们提到“元宇宙”时首先联想到“虚拟现实”,这样他们的VR一体机才会拥有最广阔的市场收益。而一旦借助“元宇宙”,使得人们提到人类未来相关话题时就会联想到“虚拟现实”,就意味着利益相关的公司拥有了源源不断的商业价值。

在“元宇宙”持续火热的背景下,其概念令人眼花缭乱,主要与“利益决定脑袋”有关。这次人类未来是“虚拟现实”与“星辰大海”对立,下次可能就换成另一个和“元宇宙”有关的概念。正是因为上述过程的存在,更有网友直言:这种关于“人类未来”的争论,其实是个伪命题。“扎克伯格的元宇宙也好,现在所谓的元宇宙也罢,和(刘慈欣)小说里那种‘一个人能拥有一个虚拟宇宙’的电子世界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双方的差别恐怕是草履虫和现代智人的差别。”

网友表示:“所有在强调元宇宙的大科技公司,比如脸书,或是国内的腾讯,又或是VR厂商,他们那些业务本来就存在。现在有了这种‘人类未来’的讨论,是套个壳子,更好地讲故事。”因此,人类目前并非要在“星辰大海”与“虚拟现实”当中急于作出唯一的抉择,尤其是考虑到“虚拟现实”可能没有建构出的那般关键。但“星辰大海”和“虚拟现实”必须是一个二元对立的话题吗?

在游建舟看来,不必将二者完全割裂,因为这都是人类未来的组成部分。“即使没有元宇宙,还是会有很多很多人沉浸在越来越发达的手机和电脑里。对于人类未来这种宏大议题,我们的眼光和视野要更加长远和宽阔。不能被短时的快乐所蒙蔽,包括‘虚拟现实’在内的元宇宙,带来的更像是一时间的多巴胺的快乐,而‘星辰大海’代表的是永恒的追求,它不会是少数人短时间内就能完成、攻克的。”

具体来说,从过去几十年的经验看,人类不断进入数字世界,但也没有影响人类保持着对现实宇宙的探索,航天事业仍然在持续发展。“我们应当看到,每一代人都需要短时的多巴胺分泌的快乐。这种快乐是大部分人都需要的。与此同时,不是所有人都局限于眼前的虚拟现实带来的享受。这种短时的快乐和享受过后,其实很多人内心时常会感到空虚。因此,每一代人,都需要有人能够抬起头去仰望天空,去投身于诸如航天事业这样永恒的追求。

事实是人类中总有这样的人出现,中国的航天事业在近年来的发展就是非常好的例证。”游建舟说道。选择繁荣的安宁是大部分人的本能选择,这并不妨碍总有人迎接充满未知的冒险,因为对未知的探索和忧患意识是人类持续的进步动力。在自己此前进行的一场科普中,游建舟也在文案最后引用了刘慈欣关于人类未来的判断:“如果人类在走向太空文明以前就实现了高度逼真的VR世界,这将是一场灾难。”游建舟对此表示,刘慈欣这种论调其实是必须的,其本质是没问题的,因为作为有影响力的科幻作家和公众人物,有必要提醒人类不能完全被“虚拟现实”诱惑。

人类最大的风险,在于开拓精神被技术发展所消磨。只是有时候为了公众传播的效果,需要一种看上去更严重、更具戏剧性的表述。星辰大海和元宇宙也许可以是一条路,从元宇宙中可能诞生出一种新的共识、观念、哲学、乃至世界观,或许会让人类重新思考存在的本质,并更好地走向星辰大海。

元宇宙也许并不是逃避现实的乌托邦,而是人类社会自救的诺亚方舟。元宇宙也许不会将人类引入死路,反而会倒逼人类走向星辰大海。

0 阅读:17
评论列表
  • 2023-11-15 23:31

    创造假说搞骗的结果,不是虚幻是什么???

  • 2023-11-15 22:42

    无数种未来我全都要。

探我元宇宙

简介:探索无尽宇宙,发现非凡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