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援引彭博社发布消息,作为对美国关税反制的一部分,中国已要求国内航空公司停止接收美国波音公司的飞机,并暂停购买相关设备和零部件。
对此,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在社交平台上发文指责,妄称中方“背弃”了与波音的订单协议。
另外,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在4月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再度强调,“球”在中国那一边,妄称现在是中国需要与美国达成协议,而不是美国需要和中国达成协议,北京应该主动和美国进行谈判。因为美国是消费者,中国需要从美国赚钱。莱维特表示,这是在白宫办公室,特朗普亲口说的话。
在关税问题上,特朗普可以说是“一赢再赢”,自己明明都怂了,还仍要一路赢到底。
自特朗普推出所谓“对等关税”之后,美国内部马上就炸了锅,“股债双杀”的局面让特朗普不得不面对现实,暂停新关税生效时间90天。随后又宣布对中国电子产品进行关税豁免,避免美国电子产品消费市场因此受到冲击,毕竟3600美元的苹果手机对特朗普可能没什么影响,但是对美国民众来说是难以承受的负担。
甚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站出来表示,中美两国经济没有理由分离,中美可能达成重要的贸易协议。
而另一边的中方始终岿然不动,在宣布对美国商品加征125%关税后,宣布对后续美国关税举措不再回应,也就是我们不陪美国继续玩文字游戏了,因为现在这一关税,再往上加多少都没意义。
所以从这一系列举动来看,着急的明显是美国,而不是中国。就连彭博社也认为,美国将会是新关税政策下的最大输家。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美国目前已经损失巨大,但特朗普似乎依旧不打算放弃极限施压的手段,准备掀起第二波对华关税战。
根据路透社报道,4月15日,特朗普已经要求美国商务部根据1962年通过的《贸易拓展法》,启动一项针对关键矿产进口,旨在拟定针对关键矿产的新关税。根据特朗普签署新的行政命令,这项调查将主要涵盖17种稀土资源的市场动态,这将会决定是否对这些关键矿产征收关税。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就通过该法案对全球钢铁和铝征收了25%的关税,今年2月也通过此法案启动对铜关税的调查。如果这一调查得到通过,意味着美国发起的关税战将再次迎来升级。
除此之外,美国商务部在4月14日还发布了2份公告,称开始对半导体和半导体制造设备以及药品进口对美国家安全的影响展开调查。这项调查也将持续数月时间,但特朗普已要求美国商务部在更短时间内完成调查工作,比如1至2个月内。
这一系列举动又暴露出特朗普政府所面临的矛盾之处。一方面,美国无法承受中美贸易战给美国金融和社会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只能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另一方面,特朗普又不希望在中美博弈中丢了“面子”,就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掀起新一轮的加税措施。但其终极目的,依旧是希望中方妥协,中美之间达成更加有利于美国的贸易协议。
对于特朗普这种既要又要的做法,美国消费者技术协会首席执行长夏皮罗直接表示,特朗普推动针对电子产品的关税政策,证明特朗普已经明确关税战争将给美国社会所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再次将电子产品纳入到“半导体”产品已经有些言过其实。
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远不止这些,欧盟也已经采取实际行动,对美国展开反击。欧盟出台针对美国210亿美元商品的反击措施,将对这些商品征收20%的关税。尽管这一反制措施暂停生效,但欧盟表示将会根据美国的政策决定这些新关税是否生效。
总而言之,在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下,虽然其他国家的利益都会受到损失,但美国受到的损失会比任何国家都更大。最终这些关税政策到底会走向何方,就看特朗普政府接下来如何权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