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刘协一生命运多舛,一直被权臣玩弄于股掌之中,皇权丧失殆尽。公元189年,董卓废除汉少帝刘辩,立9岁的小刘协为帝,由此开启汉献帝长达32年傀儡生涯。脱离狼窝,又进虎口是汉献帝最真实的写照,先被董卓以及西凉军阀控制7年,后被奸雄曹操控制25年,几乎一生都在和权臣打交道。在汉献帝做傀儡的那些日子里,并不是无动于衷,曾经数次为摆脱自己的命运做抗争,但最终还是向命运低下了头。咱们来谈一谈,汉献帝都做过哪些抗争。
董卓死后,西凉军阀群龙无首,几个校尉级军官攻下长安,鸡犬升天了,主要是以李傕、郭祀为首的军阀掌握汉朝的军政大权。汉献帝的小命在人家手里捏着,西凉军阀提出的一切要求只能统统答应,全部都给他们开府拥有自己的幕僚,这也是一种无奈之举,谁手里有兵谁说的算,皇帝又算老几呢?
聪慧的汉献帝,当然不想受他们的折磨屈辱地活下去,他要抗争脱自己的命运,于是他积极寻找西凉军阀的破绽。西凉军阀不是铁板一块,一群草莽英雄能有什么大志呢?他们不去想着再造汉朝,而是一个个为了自身的利益打得头破血流。不久李傕郭祀开始内讧,一个把汉献帝劫持,一个把文武百官扣押,两阵营大打出手。
汉献帝虽然是提线木偶,但他依然保持天子该有的模样,派人调停他们之间的矛盾。汉献帝不过是“明为调停,暗为侦查”而已,一旦发现他们元气大伤,下一步就是想办法夺取权力。如果直接夺取权力是不可能的,汉献帝的实力毕竟有限,他想着脱离魔爪逃回洛阳另起炉灶。当郭、李打得两败俱伤,西凉出现分裂趋势之时,汉献帝马上提出回洛阳的请求。
由于西凉军阀分裂了,从李傕郭汜势力分离出的杨定、杨奉、董承等人马上出来支持汉献帝回洛阳。然后又在西凉军三号人物张济的支持下,开始逃回洛阳的旅途,一路上这些混蛋摩擦不断,还好最后终于回到了洛阳,脱离了狼群。
可是,回到洛阳的汉献帝发现,手里几乎没粮食了,天天饿死好多人,这可不是办法。如果这时候谁能供给粮食谁才是忠臣,有奶便是娘嘛!政治嗅觉非常灵敏的曹操闻声而来,把汉献帝接到了许昌,于是天子又进了虎口,再一次做起了傀儡皇帝。
在曹操这儿,汉献帝虽然是摆设,但小日子过得还是很不错的,至少不用挨饿了。但是聪慧的汉献帝还是想摆脱自己傀儡的命运,又开始做起了抗争。最著名的就是衣带诏事件了,但是这个事好多人都说过,在这我就不提了,我提另一件汉献帝是怎样抗争的事。
曹操的政治头脑比西凉军阀强太多了,做到了滴水不漏,汉献帝基本上衣无机可乘,前几次都失败了。
公元219年,这一年刘备阵营的黄忠临阵斩杀夏侯渊,曹操大怒,发动大军准备从斜谷进取汉中。曹操派贾逵前去斜谷侦查敌情,但是,贾逵走到半路上遇见水衡都尉,他正在押着几十车囚犯去许昌的路上。贾逵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马上处理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囚犯,剩下囚犯全部给放了。贾逵回去复命,曹操听说此事,大大的嘉奖了贾逵。
这个水衡都尉是做什么的,押送几十个囚犯又意欲何为?其实这跟汉献帝脱离不了一定的关系。
东汉末年的水衡都尉主要是掌管皇家园林、皇家猎场等无关痛痒的工作,如果皇家园林缺劳动力,应该征召普通老百姓就可以,为什么要征召一群囚犯呢?这不得不令人怀疑。幕后的黑手恐怕就是汉献帝了,他想趁着曹操去汉中打仗的有利时机,派出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征召几十个囚犯以去皇家园林工作为理由,偷偷地把几十个囚犯弄到自己手里,目的何为不言自明。
汉献帝其实想养几十个死士,从而趁机刺杀曹操,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利而已,结果被机智的贾逵轻松化解掉。但是曹操想以此找汉献帝的麻烦,也是办不到的,因为他证据不足,皇帝想找劳动力干活,难道不可以吗?
囚犯事件是汉献帝最后一次为自己的命运做斗争,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从此后便彻底死心,老老实实的继续做傀儡。一年后曹操病逝洛阳,曹丕取代汉朝,做了32年傀儡的汉献帝终于解脱了,被魏国封为山阳公。据说还活了好多年,比曹丕去世得还晚一些。
曹操对汉献帝还是不错的
老刘的位置别人抢走了,不是老曹,有人在让老曹和老刘斗。有人用三国内斗达到他们的目的。老曹是老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