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4月23日,清晨,阜宁城门外不远处。
一身补锅匠打扮的新四军侦查员战士朱道兰,正挑着一副补锅担子,嘴里拖声叫喊着:
“补锅!补锅喽~”
根据部队首长的命令,朱道兰此番侦查的范围,不仅包括沿途的日伪兵力部署,还要进一步探明城内的敌方虚实及换防情况。
这一路之上,平静无事,然而,到了城门口的时候,却突然出事了。
当天,朱道兰混在进城的人群之中,经过城门口的伪军岗哨搜查之后,正准备进入城内。
然而不承想,一个刺耳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道:
“那个补锅的,你给我站住!”
朱道兰的心,顿时不由“咯噔”一声。下一刻,他的脸上便堆起了小贩们特有的恭敬和畏惧之色,随即颤巍巍地放下挑子,回身低头哈腰地看向身后的那名伪军:
“老总,家里有坏锅?”
“坏锅倒没有,”那名伪军乜斜着眼,走上近前,仔细地上下打量了朱道兰一番,随后扭过头对身旁的同伴说道:
“刚才人多,一时没认出来,差点儿让他给溜进去了。”
听他这么一说,另外一名伪军忙解下背上的长枪,仓皇地端起对准了朱道兰。
“老总,这是干什么?”朱道兰心里暗叫“坏事”,装作一副害怕、委屈的模样问道。
“别装了,我见过你的,我老舅家就在如来庵。”先前那个叫住朱道兰的伪军,名叫朱小锅,此刻正一脸得意地对着朱道兰比了个“四”字,点破了对方的身份。
“你是他们的人。”
一听对方说出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团部的驻扎地——如来庵,朱道兰便知道,对方应该是真的认出自己来了。
面对伪军士兵的枪口,朱道兰抿紧了嘴。那名端枪伪军见状,随即一枪托将朱道兰打倒在地,随后两名伪军合力,将朱道兰五花大绑了起来。
“今儿个,也合该着咱们兄弟升官发财,咱们赶紧把这个新四军交到日本人那里,他们还不给咱请功论赏?”
朱小锅对同伙说道,两名伪军随即打定主意,押人进城之后,直接瞒着队长,越过对方将人送到日本人那边,在日本人那边露个大脸。
然而,他俩却没有想到,才走了两个街口,前面就站了两个伪军,对方正笑盈盈地看着他俩。
“小锅,听说你俩抓住个新四军,队长让我俩帮你们押人回去,你俩赶紧回城门站岗,千万别让他们同伙再混进来了。”一人高声喊道。
朱小锅一听这话,心里直发堵,嘴上却说不出来。
他知道,忙了半天,这份功劳还是被队长给拔了筹,但没办法,谁让人家管着自己呢。
朱小锅垂头丧气地将人交到了对方的手中,在此时的朱道兰看来,自己不过是从狼口之中,被调换到虎嘴之内罢了,前景依然十分凶险。
然而,朱道兰却没有想到,自己即将见到的那个伪军队长,竟然会有其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伪军队长朱乃仁,自打上了日本人的这艘破船之后,便开始后悔起来。特别是这些年,朱乃仁跟随日本人“清乡”扫荡,所经历、目睹的日伪军一幕幕屠杀同胞的罪行,让朱乃仁深感不满的同时,也一直想要有个机会,能够弃暗投明。
但怎么才能跟新四军这边牵上线呢?身在敌营的朱乃仁,一直没有什么好的法子,因此只能兀自苦恼烦闷。
这天,当他听到属下汇报南城门抓到一个新四军的时候,朱乃仁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了一道光亮。
我找不到他们,这次既然抓来了,可就不能让他就这么轻易给“跑”了。
当天晚上,朱乃仁故意让人将朱道兰绑在一个小柴屋内,说是要夜里给他过过刑,然而,当晚朱乃仁进入柴房之后,却径自走到朱道兰的身前,靠近对方悄悄说道:
“朱先生,你听我说,我跟他们不一样。”
随后,朱乃仁替朱道兰解开绳索,将自己身在敌营,心向抗日的志向告诉了朱道兰。
原本已经做好宁死不屈、牺牲打算的朱道兰,此时遇到如此颠覆性的转变局面,一时也有些不可置信。
直到朱乃仁为表诚意,将城内日伪军换防、兵力部署配置等情报,悉数交到朱道兰的手中之后,朱道兰才敢相信,眼前的这人,是真的想放自己离开。
当晚,两人经过仔细交谈,暂时定下了后续的初步联络方式。
第二天清晨,朱乃仁给朱道兰另换了一身服装,然后派了两名心腹伪军,将朱道兰悄悄送出了城去。
在那烽火狼烟的岁月里,有无数草根英雄,他们在晦暗之际奋起,却最终消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些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依然是当年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154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盐城文史资料》,朱乃红口述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