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毛主席接见学生代表,特意拉着一名13岁小姑娘:我们来合张影

南书房 2024-09-04 23:59:46

2008年,奥运圣火传递至河南开封。当高大的女篮选手郑海霞即将把手中的圣火传递给下一棒时,接过火炬的是一位中年女子,她脸上洋溢着难掩的喜悦。在照相机的闪光灯下,她和郑海霞留下了一张漂亮的合影。接过火炬后,这位中年女子右手高擎着火炬,在欢呼声中迈步向前,她兴奋地用左手向周围的人挥手致意。

这个中年女子正是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早在13岁时,她曾被毛主席亲自接见,并与之合影留念。

焦守云的童年是在山东淄博度过的,她自两岁起便跟随奶奶生活,与父母的团聚时光少之又少。她每年只有两次机会前去探望父母,但不久便要返回山东老家。直到11岁那年,焦守云才被父亲焦裕禄接回兰考。然而,由于长期的分离和她浓重的山东口音,她对这个家庭感觉陌生,甚至很少称呼焦裕禄为“爸爸”。焦裕禄曾多次用好吃的来“引诱”她喊自己一声“爸爸”,但无论他如何努力,焦守云始终不肯妥协。直到后来,焦守云终于能自然地喊出“爸爸”二字,但此时的焦裕禄已无法再听到。

焦裕禄因为在兰考夜以继日地工作,病情逐渐加重,最终罹患肝癌。他疼痛难忍时,会用烟嘴抵住肝部,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在郑州病逝,年仅42岁。他的去世对家庭来说是巨大的打击,母亲徐俊雅更是精神崩溃,几度想随丈夫而去。

焦裕禄去世时,焦守云只有11岁,这个年纪的她虽然懵懂,但已经能够体会到世界上最深沉的悲痛。两年后,1966年,焦裕禄的事迹通过记者穆青等人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传遍全国。焦守云因父亲的英名而受到广泛关注,她的命运也因此而改变。

1966年9月15日,13岁的焦守云被带到北京,参加毛主席检阅学生代表的活动。那时,焦裕禄的事迹已广为人知,他被各界群众视为英雄。焦守云的身份在活动中意外曝光后,清华大学的学生们纷纷围住她,希望得到她的签名或与她交谈几句。焦守云一时不知所措,幸好周总理及时帮她解围,将她带到了天安门城楼上的休息大厅。周总理亲切地问她的年龄、年纪,以及家人的健康状况,让焦守云感到受宠若惊。她甚至将一枚印有父亲头像的像章别在总理的胸前,以表达感激之情。

当天下午,毛主席和林彪在众人的注视下登上了天安门城楼。焦守云看到毛主席走近,急切地想上前与他握手。但由于人群拥挤,她根本无法靠近。这时,王光美注意到了她的困境,一把将她拉到毛主席面前,介绍道:“这是焦裕禄的女儿,她叫焦守云。”毛主席听后,笑着拉过小姑娘,说道:“我们来合个影吧!”在毛主席的示意下,林彪也站到了一旁,与焦守云一起留下了珍贵的合影。拍完合影后,毛主席拉着焦守云的手,走向观礼台,安排她坐在自己和周总理身边,再次留下了合影。

检阅结束后,毛主席带着焦守云来到休息室,由于他还要与其他领导人商谈要事,便让焦守云先品尝点心。焦守云正打算细细品味这些点心时,却被《人民日报》的记者叫去做专题采访。第二天,《人民日报》刊登了对焦守云的报道,并配上了她与毛主席等领导人的合影。这一报道使焦守云的名字传遍全国,各大城市纷纷邀请她去作报告。

随着焦守云的名声日渐响亮,回到兰考时,她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兰考人民为她和毛主席的合影画了一幅等身画像,敲锣打鼓地簇拥她在县城游行。人们争相与焦守云握手,仿佛想通过握过毛主席的手与伟人建立某种联系。这段时间,是焦守云一生中最荣耀的时光。

焦裕禄去世后,焦守云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选择在15岁那年辍学入伍。她在部队中逐渐成长,因表现出色而在次年担任班长。1971年,她入党,并被送往护校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广州军区空军某医院工作。她主动要求到传染科工作,展现了极高的责任感与敬业精神。1973年,她被推选为党的十大代表,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党代表之一。在会上,她受到老帅们的关注与称赞。

4 阅读: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