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银行板块的波动是逐渐放大,大跌大涨又大跌;说明今年表现最好的板块市场产生了分歧,不少资金已经开始离场。
对于银行股的投资,大家讨论颇多,但我更关心的是咱们的房贷。
从刚刚公布的半年报来看,银行们的业绩并不好看,六大行有5家的净利润、营收同比都是下降的。
根据中金的测算,上半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虽然增长了0.4%,看上去还是正的,可这主要得益于资产减值损失贡献提升,实际上拨备前利润增速是-3.2%。
简单来说,银行觉得二季度不良生成率较低,预期资产质量稳定,就少计提一些坏账准备金。
这个操作就比较有意思了,相信跟我们的体感不大一致。
再具体看一下房贷,这个曾经被视为银行最优质的资产正在大幅缩水。
这里统计有数据的41家上市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较去年底下降了3171亿元,其中四大行齐齐大幅缩水,占了大头。
再对比房贷余额高点,更是少了近9000亿。
这两年,大家真的在拼命降杠杆。
房贷规模大幅缩水的同时,我们看到断供率却在持续上升。
公布个人住房不良贷款数据的银行并不多,从已有的数据可以看到,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上升成为一个普遍趋势。
像工商银行,今年上半年不良贷款增加了92.75亿,超过了过去两年增量的一半还多。不良贷款率也从2年前的0.31%来到了当前的0.6%,翻了一倍。
而青岛农商行、兰州银行、郑州银行这样的地方性银行不良率都突破了1%。
这还是已公布的情况,在银行工作过的朋友应该知道,不良还是有许多操作空间的。而且,因为法院业务太忙以及其他原因,银行的一部分不良没发上诉,也没法核销。
我们再看中指研究院的一个数据,今年上半年,法拍住宅房的挂拍量继续走高,达到18.4万套,同比增长3.3%。成交均价则进一步走低来到9084元/平方米,下降6.7%。
存量房贷客户正在通过各自的方式对抗着高高在上的房贷利率。
有点钱的,提前还贷;没有钱的,直接“还”房子。
这样的局面不管是银行,还得“房奴”,都输了。而症结之一就在于存量房贷与新增房贷之间巨大的利差。
2023年10月份虽然下调过一波存量房贷利率,可采用的方式是不低于发放时城市利率下限的方式。
如今,新房按揭平均利率都已经只有3点多,而那批存量房贷利率仍在4甚至5附近挂着。
去年这波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在保银行还是保“房奴”的时候,选择了前者。那对于后者来说,提前还房贷自然成为最好的理财,没有之一。
在《提前还房贷,全国消费力丧失10%》一文里,我就讲过这样的伤害,它严重地挤压了我们的消费能力。
评论区这些活生生的留言,更是最真实的体现。近期惨淡的消费数据则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当下的现状。
本来上周五外媒说,有关方面正在考虑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这也是那天大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是没想到周末没声音,周一还没声响,昨天A股就率先回应了这一情况。
我自己是没想明白,为啥这事还能这么拖,再拖下去就可能就晚了。
因为降存量房贷利率不仅是救房贷客户,同时也是在救银行自己,甚至更大的经济基本面。
现在背房贷的家庭,他们本是风险偏好较高的群体。可当房价下降、家庭资产表受损,叠加各行各业的降本增效,极大地压缩了他们的消费能力。
按照中金的估算,现在新批贷款与存量贷款平均利率的息差约为0.6%,如果对存量贷款利率进行充分调整,可以节约利息支出2000-2400亿。按边际消费倾向70%计算,那将是1400-1680亿,对应大约0.1%的名义GDP增速。
如果消费支出扩大,实体经济复苏,生产-就业-消费这个齿轮就能慢慢正向滚起来,银行贷款违约的风险自然就会降低。
我们都知道,商业银行是顺周期的行业,整个经济起来了,它同样会越来越好。
从商业银行净利润看,尽管净息差不断下降,但是净利润影响不多。前两年在2.3万亿水平,今年上半年已经有1.26万亿了。
如果央行支持、负债端成本控制,银行再让渡一部分利润给存量房贷客户,降利率应该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就看有没有心去做了。
好玩的是,在写文章的过程中,我看到的一条热搜——#工行APP提前还贷起步金额上调至5万元#
嗯,工行上半年降了这么多房贷,能拦一点是一点。
降存量房贷利率?想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