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I城市租住课题研究|住房租赁企业的ESG实践:锚定未来的价值坐标与协同生态再造

URI城市租住 2025-04-23 09:05:48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浪潮的推动下,ESG(环境、社会、治理)理念正从企业治理的边缘议题转变为行业竞争的核心维度。

中国住房租赁行业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领域,在“十四五”规划与“双碳”目标的指引下,ESG实践不仅是政策要求的“必答题”,更是企业突破同质化竞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地”。从绿色建筑到租户参与式管理,从合规运营到社会责任履行,ESG正在重塑住房租赁行业的底层逻辑。

本期,我们结合微领地最新发布的ESG报告,浅谈住房租赁企业们在ESG领域的实践案例。

图片摘录于《2024微领地ESG报告》

01

构建ESG发展的制度底座

中国住房租赁行业的ESG实践,根植于国家政策对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布局。2024年,财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明确要求企业披露环境、社会与治理绩效,并与国际标准接轨。这一政策为住房租赁企业提供了ESG管理的框架,并通过资本市场的传导机制,倒逼行业提升透明度与规范性。

从绿色环保的视角看,政策层面对“好房子”的定义已升级为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综合标准。例如,《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2020年)明确要求保障性住房需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而上海市在R4租赁专项用地规划中,将装配式建筑比例纳入土地出让条件,推动行业低碳转型。新黄浦·筑梦城通过智能投喂系统管理社区流浪猫,并采用雨水回收技术,成为绿色社区标杆。

同时,沪深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可持续发展报告》将租户安全与健康管理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披露范畴。北京、广州等地出台的租金监管政策要求企业设立租金托管账户,防范资金挪用风险。政策对租户权益的强化,推动企业从“粗放式扩张”转向“精细化服务”。

在金融支持方面,基础设施REITs的ESG信息披露要求已被纳入政策体系。2024年,汇添富上海地产租赁住房REIT获证监会批准发行,募集总额达5亿份,其底层资产的ESG合规性成为投资者关注重点。

02

ESG是租户与资本的共同选择

在供需关系深刻变革的背景下,ESG已从政策要求转化为市场自发的价值选择。租户对居住品质的期待、资本对长期稳健回报的追求,共同构成了住房租赁ESG实践的底层动力。

新一代租户不仅关注租金与区位,更看重健康、安全与社区归属感。

在公募REITs市场,ESG表现优异的资产更受投资者青睐。2024年,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如红土深圳安居REIT)平均涨幅约12%-15%,因其稳定的现金流和低波动性成为避险选择。私募基金与险资亦将ESG纳入尽调清单,例如国寿资本在Pre-REITs基金筛选中明确要求标的资产符合绿色建筑认证,并将租户满意度纳入投后管理指标。

在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当下,ESG成为企业突围的关键。例如,龙湖冠寓通过“低碳社区计划”推行垃圾分类与节能活动,2024年整体出租率达95.6%;自如推出“深呼吸2.0”环保标准,采用无醛板材并联合清华大学制定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03

ESG理念到落地的战略路径

领先的住房租赁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社会共创与治理优化,将ESG理念深度融入商业逻辑。以自如为例,其“深呼吸2.0”标准通过无醛板材和环保涂料提升室内空气质量,并与清华大学合作制定《长租公寓室内环境评价通则》,推动行业标准升级,相关成果助力其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无独有偶,base佰舍也在通过智能能源管理系统优化能耗,在公共区域严格执行暖通设备管理,并结合电动车充电桩、奶盒回收站等设施,将低碳理念转化为租户的日常行动。新黄浦·筑梦城则另辟蹊径,通过全员急救培训与AED设备配置,将社区安全纳入ESG框架,运营团队全员持有《红十字救护员证书》,并设计“筑梦喵喵屋”智能投喂系统管理流浪猫,既解决社区生态问题,又增强住户归属感。

在社会价值共创层面,魔方生活的“混龄社区”打破年龄壁垒,为老年人与青年租客搭建互动空间,同时设立“小魔公益站”提供免费饮水、充电和应急药品,将公益服务嵌入社区运营,形成差异化竞争力。这种模式不仅回应了租户对社交与安全的需求,更通过“领养代替购买”等倡议传递社会责任感。无锡尔家面向租户免费开设青年夜校,通过职场技能、兴趣培养、安全知识等多元课程,助力青年人提升竞争力、拓展社交圈并增强应急能力,为社区人才发展与和谐生态构建提供行业范例。

数字化工具也正在成为ESG治理的“隐形引擎”。城家以技术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通过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控房源能耗并动态优化水电使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助力低碳社区建设;依托数字化租赁平台简化签约、报修等流程,提升服务透明度与便捷性,切实保障租户权益,强化社会层面责任;运用大数据分析优化房源配置,减少空置浪费以提升资产利用率,以资源集约模式践行环境与治理的可持续性。城家将数字化工具与ESG目标深度融合,为住房租赁行业向绿色、透明、高效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自如开发ESG管理平台实时监控能耗与租户投诉数据,并将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新黄浦·筑梦城更进一步,将社群活动品牌化,定期组织City Walk(城市漫步)和传统节日庆典,通过租户与城市的文化链接提升续租率,形成“情感竞争力”。

ESG实践正在重塑住房租赁行业的价值逻辑。政策层面对绿色建筑、租户权益、合规治理的刚性要求,市场端租户与资本对可持续价值的强烈认同,企业端技术创新与模式迭代的积极探索,共同构成了行业转型升级的三重动力。

未来,随着ESG披露标准与国际接轨、碳交易市场的完善,住房租赁企业的ESG能力将直接决定其资产流动性、融资成本与品牌溢价。那些将ESG融入战略基因的企业,不仅能够穿越经济周期波动,更将在“租购并举”的住房新体系中,成为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共振的标杆。

ESG不再是一道附加题,而是住房租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修课——唯有践行ESG,方能锚定未来。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 URI复核整理、URI Data Bank

撰文: URI研究中心

内容审核:白野

内容复核:木兮

运营编辑:树懒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