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东霞思维拂尘记的第989 篇原创文章,字数789,阅读大概需要3分钟
我是东霞,40岁前,无知无觉,混沌迷茫;40岁后,转变思维,平静淡然
惊蛰刚过,天气转暖,万物复苏,内心也被春日的阳光勾引得蠢蠢欲动。
周末,约上友人,去看看河畔的垂柳。
她欣然前来。
中午时分,我们来到附近的河边。早春的味道,在树枝跳跃、叽喳鸣叫的鸟儿脚下;也在柏油路缝隙里,钻出的荠菜花举着的细白小伞里;还在路边参差开着黄色小花的油菜地里;在草地上默默开着的、不知名的蓝色小花上……
春寒仍盘桓,心头却生出毛茸茸的暖,仿佛揣着团刚晒过太阳的蒲公英。
转过寺庙前的小桥,来到河边的健身步道,水面波光粼粼,波澜不惊。
柳条垂成青玉珠帘,芽苞似未启封的翡翠信笺;不知名的小树,一个大大的欲开未开的花苞,跃入眼帘;桃树的花苞裹着深红胎衣,再过两三日,怕就要开放了吧。
蓝色的步道,在微微的春阳下,等着我们的光临,我们的影子斜斜铺在跑道上,随步伐忽长忽短。
旁边田地里,有两位拿着锄头深耕的农人,他们在春天播下希望,相信秋天会收获丰盛的果实。
我们边走边聊,没有主题,没有目的,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更多的是沐浴着春日的阳光,脚踩着软软的泥地,赞叹着大自然的坚韧活力,一年一年,生生不息。
我们一边漫步,一边想象着再过三五日,百花盛开、落英缤纷的样子,其实,何必跋涉千里寻访武陵源?真正的桃花源,就在水泥森林的褶皱里,就在我们日日上班的路途中。
所谓"诗与远方",不过是学会用初遇的目光,凝视被岁月磨出包浆的日常。
走累了,我们倚着生锈的铁栏杆,友人说起去年此时,在图书馆前的小树林漫游的情形,一晃又是一年了。
还记得那天细雨初霁,走在湿湿的小道上,两个困在人生围城里的灵魂,竟因为氤氲着草木清新的空气,将湿湿的心事晒干成透明的琥珀。
微微的春风里,想起顾城的诗: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
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这初春的河畔漫游,成为我们漫漫人生中一个美好的顿号、一个回忆中五彩的小光点。
我们约好,下周再来,这美好的约定,就是平淡生活中的小美好,就是日日重复的小插曲,就是希望,就是小确幸。
何须远行寻春?春光就在你我的心里。
文|东霞
极简思维创新人
充满好奇心,探索新领域,
成为创新思维引领者
脑中有图心中有数脚下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