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想办法还是找人帮忙?没有标准答案

拂尘记 2025-03-27 15:58:08

这是东霞思维拂尘记的第991 篇原创文章,字数1230,阅读大概需要3分钟

我是东霞,40岁前,无知无觉,混沌迷茫;40岁后,转变思维,平静淡然

朋友小夏最近想给车里装个音乐U盘,她的计划是:借朋友的电脑、蹭个音乐会员、再约个时间,一起聚聚,顺便一起选歌下载。

我心中瞬间冒出的念头是:网上20块就能买个现成U盘,音乐会员一个月也就一杯奶茶钱,何必要麻烦这么多人?

转念一想,这恰恰体现了我们解决处理问题的两种不同的思维逻辑:

有人遇事先想“我能怎么解决?”

有人第一反应是“谁能帮我解决?”

之前,我一直坚定地执行第一种,能自己解决的,绝不麻烦别人,但现在,我反思自己,其实,这两种方式,没有对错。

一、遇事的两种打开方式

小夏的逻辑很典型:能靠人情解决的事,绝不自己花钱。

就像有人装修新房,非要让设计师朋友帮忙设计、盯进度;有人想写简历,宁愿找辅导员改十遍,也不肯上网查模板。

这种思维背后,是把“人际关系”当万能钥匙,“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是互相麻烦才越来越好的。

但另一种人则认为,人情债比钱更难还,能花钱的,绝不麻烦别人。

比如买房,有的人找亲戚朋友凑,有的人宁愿找银行贷款。

前几天,有个朋友开车,不小心刮蹭了,对方要求赔1000,她想想,找人说说,请吃个饭,也差不多,索性爽快掏了这个钱。

她说,“能用钱解决的,千万别欠人情”,这不是冷漠,而是算清了背后的账:找人帮忙要协调时间、欠下人情、可能还要请吃还礼。

二、没有完美答案,只有合适选择

当时我给出了建议,去网上搜搜,直接买U盘,这样又省事又快速解决问题。

但后来我又想,我又一定是正确的吗?

如果她选择自己的方式,正好朋友之间又有机会见个面,又能自己放松半天,还能增加感情浓度,一举三得。

这两种方式的好处和坏处:

爱找人帮忙:人际关系好,朋友多了好办事。

但容易变成“伸手党”,大家表面笑嘻嘻,背后可能嫌麻烦。

自己扛的人:独立性强,解决问题快准狠。

但可能人际关系不佳,错过友情爱情,真到有自己搞不定的事,可能连搭把手的人都找不到。

现代社会是人情社会,看病想快要托关系、孩子上学要找门路,又怎么能缺了“朋友”呢?

但如今网络发达,也有人倾向自己想办法,之前问度娘,现在用Deepseek。

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与否。

三、包容比评判更重要

那天看着小夏在群里的聊天,说实话,一开始,我是有点反感的。

但后来我突然意识到:她在其中获得的快乐,可能比单纯下载音乐更多,约好周末一起约会选歌,吃吃喝喝,这些互动本身,是社交,而不仅仅是下载音乐这件事。

反观我自己,上次电脑突然蓝屏,我问朋友没有回,就自己网上搜,自己拆机箱,清理灰尘、插拔内存条,当晚解决了问题。

第2天朋友回信息教我时,我说已经解决了。

看,我是不是错过了什么?

生活本就没有标准答案。有人把麻烦别人当负担,有人把互相帮忙当乐趣——只要双方情愿,都是好选择。

关键在于,你认为解决问题的过程跟结果,哪个更重要?

我想我也该改变一下:适当示弱求助,能让关系更亲近,有时候“麻烦”出来的烟火气,才是人间最温暖的。

文|东霞

极简思维创新人

充满好奇心,探索新领域,

成为创新思维引领者

脑中有图心中有数脚下有路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