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商说“天然瑕疵”别轻信!裂棉水线避坑三连问,附买玉话术模板

桥蕤看文 2025-02-20 14:14:42

今天有一位玉友发给大叔私信:“我在网上看中了一块玉,照片上白度惊人,细腻温润,甚至有点冰,赶紧下单,可到手一看料子稀松平常的,感觉还有点青,到底是商家动了手脚,还是我眼神出了问题?”别急,别急,别急!这其实是很多新手玩家都会遇到的问题。那么今天和玉大叔就来聊聊,为什么你买的和田玉,照片上看是“天仙”,到手却成了“路人”?

这件事大叔当年入行的时候也经常出现,甚至早年手机没有如今这么发达,还有一些商家都是用相机给你拍“天仙”呢,这种“美图学费”很多人都要交,其实这网购和田玉就跟相亲似的。卖家给你看的照片,就好比是红娘给你的“精修美颜照”。照片里那叫一个楚楚动人,可真见了让人大呼上当。

为啥呢?玉石拍摄很多毛病,在照片里根本看不出来,你比如说玉石常见的有裂、礓、花、水线等等。各种的瑕疵在照片的高光修饰下,那是“隐身”的!原料阶段就已经有很多的废料,但这些图片都不会传到网上,玉雕师傅那里有太多的案例,很多很大的料子可能连一件像样的东西都做不出来。

籽料呢因为投入的工费要高,相对风险小一些。比如形状不好的,还是得好好雕琢一番,玉石是天然的矿物,有缺陷很常见。如果买家没有特意询问,大部分玉商也不会主动告知。等到玉到手,你才发现原来有对比明显的水线,或者棉点比想象中多。这时候玉商往往会理直气壮地说:“都是天然带的,又不是我造的,没有这些小瑕疵,哪能这么便宜?”

因此我们在下单前,一定要问清楚是否有裂、棉、水线这些肉眼就非常明显的瑕疵,有条件最好让卖家多拍几张特写图,甚至拍个视频,这样才能尽可能避免买到“鸡肋”料,如果玉商非常不耐烦,或者向你表示无法拍摄,料子就是完美无瑕的,那么咱们就要小心了。

这里大叔要特别提示的是,雕件、手镯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浸蜡”。因为这道工序并不违法,就像给玉石“化了个妆”,能提升成品的润度和光泽度。别说照片了,就是新鲜实物摆在你面前,您要是功力不够,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尤其是买镯子的时候,常用浸蜡来掩盖一些小裂纹。想看玉石的真面目,就得把这层“蜡”给去掉。可以用六、七十度的热水加洗洁精,把玉石泡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这里一定要记住,千万别用超过70度的水去处理,甚至有些无良的自媒体为了流量说让煮玉石,高温会导致和田玉内部的碳酸盐类伴生矿物直接炸花变白,原本完美的白玉遇到高温也会变成“大理石”,甚至如果存在内裂会有直接炸裂碎掉的风险!因此千万不要用高热源接近和田玉。

“照片仅供参考”,就像方便面包装上的“大虾”

网购和田玉几乎是现在唯一的销售渠道,照片再真实也只是个“参考”。您眼力再好,也只能看个大概。更多的其实还是得靠卖家的信誉!如今谁的手机还没个“美颜APP”啊!玉石在不同的光线下,那呈现出来的效果,简直是“判若两玉”!

阳光下的照片最是鲜艳漂亮。摄影棚里的照片最提亮高油。然而室内自然光下(甚至是稍微昏暗一些的阴影处)的照片,最接近您开箱验货的效果。可要是在昏暗的卫生间里拍照,就算是羊脂玉,也得“黯然失色”!买玉的时候,最好让卖家多拍几组不同光线下的对比照片。这样,您就能更全面地了解这块玉石的真实情况。

看照片的时候先要判断拍摄环境。看看整张照片的背景亮度。要是照片雾蒙蒙的或者刺眼,那肯定是偏白了。最重要是注意观察拍玉石的手都变色了,那肯定是曝光过度了。尤其是黑背景的照片,这种照片最难判断,而且容易被PS。有些奸商为了让照片看起来更真实,会在旁边放个烟盒、香烟当参照物。可您知道吗?这烟很可能是后期加上去的!

想通过照片来判断玉石的白度和润度这事儿不靠谱!毕竟拍摄的光线强度、相机、白平衡等等,都会影响照片的效果。因此网上泛滥的“天仙照”多如牛毛,一块青玉都能给您拍成白的!有瑕疵的,稍微P一下就啥也看不见了!

归根结底,咱们就记住一句话,买玉的时候尽量看阳光下的自然光照片。尤其是白玉、糖玉和碧玉,摒弃那些美得不真实的,多半都是经过精心拍摄和后期处理的,要是用照片去选玉,吃药的概率那是大大的!

0 阅读:14

桥蕤看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