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哥长沙直播“文和友老板”被指霸座、没礼貌,文和友回应

轩江说商业 2025-04-11 12:58:55

本文严格依据权威信源(官媒占比超80%),结合2022-2025年最新动态及历史数据,最终观点保持中立。结尾附有参考资料及相关截图。

全球网红“甲亢哥”达伦·贾森·沃特金斯,在4月7日于长沙展开了一场长达8小时的超高人气直播,引来单日700万在线。

原本大家都期待看到他如何在长沙的市井文化中“放飞自我”,不料,在文和友摊位处,却因为座位之争、生猛的推荐菜品环节以及一句“老板说了算”的姿态,引发了全民围观。

一、甲亢直播现场全还原

2025年4月7日下午3点,甲亢哥的长沙直播正式开场。

他积累了全球庞大的粉丝群,加之前几站在中国香港、少林寺等地的火热互动,令长沙之行备受期待。

原先的计划是带领网友探店文和友、市井小吃,以及在街头巷尾深挖“老长沙味道”。

现场起点本该是欢天喜地的“城市地标参观”,但随着夜幕降临,画风骤变。一名身穿绿衣的男子(后确认是文和友联合创始人翁东华)突然闯入镜头,用一句“我是老板”硬生生地截断了这场直播的走向。

甲亢哥当时正聚焦在“卤鹅摊”的摊主身上,对方也就是粉丝口中的“荣昌卤鹅哥”,此前跟着甲亢哥走南闯北,在直播间以亲和力站稳脚跟。

翁东华却在此时要求卤鹅哥让座,理由是“老板有权先坐”。

当甲亢哥透露自己海鲜过敏、希望先合理选择菜品时,翁东华仍坚持推荐海鲜类,令直播间瞬间炸锅。

观众认为这不仅是霸座,更是一种对主播个体身体安全与选择权的忽视,让无数网友在实时弹幕中高呼“太不讲理”。

更为关键的是,翁东华说了句“你明天不坐这儿,就去重庆呗”,言下之意被解读成“拿我位置不让,就别在这谈合作”。

威胁意味之明显,让许多粉丝惊呼“网红经济底线在哪里”“企业家就能随便压人一头吗”。

随后,不少观众通过截屏、二次创作,将片段加密后搬运至微博、B站及抖音,引爆了直播争议标签:#文和友老板威胁卤鹅哥#。

二、甲亢哥、翁东华与卤鹅哥

在这场舆论暗流中,占据话题中心的三个人物无疑是:

- 甲亢哥:美国网红达伦·贾森·沃特金斯,凭借“无剧本+癫狂”风格吸睛无数,他曾在香港直播时出现被粉丝戏耍以及与当地居民擦碰等争议,但又靠幽默化解。

- 翁东华:文和友的联合创始人、董事,协同品牌从长沙本土的小摊位一路打造至“网红餐饮巨无霸”,在其“要做餐饮界迪士尼”的宣言中带着明显的“艺术主导”味道。

- 卤鹅哥:素人摊主,最初因为出现在甲亢哥的直播间而迅速走红,被网友封为“草根实在派的代表”,如今却在座位冲突中瞬间失语。

三人此前从未有深入合作,甲亢哥来长沙是临时起意,最初想靠文和友的“市井文化”拍点新鲜素材,文和友则可能想借全球流量为自家再度刷名声;卤鹅哥纯粹就是“看在粉丝面子”,跟随主播一起为大家展示地道小吃。

事情发展到自己争抢话筒、椅子甚至话语权,超出了预期的“寻常纷争”,几近失控。

三、创始人翁东华,私人行为影响品牌公信

在这次直播冲突中,翁东华的“老板式强硬”表现被解读为“企业主特权主义”。

尽管文和友本身有多位创始人,如文宾、杨干军等在负责不同的板块,但翁东华一直是主导“艺术化转型”的灵魂人物。

早在2022年,文和友内部就曾传出内讧争议,企业管理及股权分配时常暗流涌动,外界也偶尔听到翁东华发表颇具争议的公开言论。

这次他出现在甲亢哥的镜头中,本意或许想“刷脸”蹭流量,却没想到瞬间闹成“一串连环风波”,给品牌带来重击。

事件发生当晚,文和友客服的回应仅是“我们会向领导汇报”,让观众感到敷衍;联合创始人杨干军则拒绝给出任何表态,火上浇油。

最直接的后果是:大众点评等平台的差评急剧增多,为数不少的网友在评论里留言“再见文和友”,甚至有人发起话题#助力文和友倒闭#,在短短数小时内便聚集了上万互动。

有意思的是,尽管口碑负面暴增,但文和友在长沙的客流量依然保持了15%的增长,这似乎印证了“黑红也是红”的流量铁律。

可细究之下,顾客在点单时主动强调“别听老板的话”。

这种“针对老板言行”而产生的逆反心理,不仅伤害了品牌的长线信誉,更让长沙文旅形象受到声誉危机。

四、文和友的扩张能否走得通?

回顾文和友的迅速崛起,它所倚仗的正是独特的场景塑造能力: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长沙生活情景恢复到就餐环境中,吸引人们在此流连拍照。

可在品牌急速异地扩张后,近两年先后在广州、深圳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复制水土不服”。

2021年深圳文和友一开业,单日传出6万顾客排队,场面壮观得像过年庙会。

但到了2025年,商铺空置率超过60%,有外媒分析认为“文和友的场景更多结果是游客打卡,一旦新鲜感褪去,复购不足。”

这种问题也体现在菜品方面。

不少吃过的顾客表示,“文和友的拍照价值大于实际味道,吃得不如看得精彩”。当

品牌众多“复古场景”被搬到各大城市后,消费者开始质疑:还剩什么独特内核?

毕竟市井味道和地域文化,没有办法像搭积木一样在各处生硬拼贴。长期如此,文和友的“城市名片”之誉恐怕难以维持。

参考资料:

(一)

(二)

(三)

(四)

(五)

(一)

(一)

0 阅读:15

轩江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