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一段十里春风,摘一片荷叶田田。
留一滴白露含霜,写一枝红梅傲雪。
把一段流年绾成结,编成冬天的凌霄花
把一阙宋词填成曲,唱成元曲里的宫商羽。
元曲里的冬天,一眼万里,美到极致。
【1】
寿阳曲·江天暮雪
元.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马致远因为一首《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他笔下的冬天,又带着怎样的情愫呢?
天色将晚,灰白的天空渐渐被昏暗所吞噬,仿佛一块巨大的幕布缓缓降下。纷纷扬扬的雪花毫无规律地肆意纷飞,宛如顽皮的孩童在尽情嬉戏。有的雪花如梅花般形态优美,瓣瓣精致,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而成;有的则似飘飞的柳絮,轻盈而灵动,随风飘荡。
寂静的江上,傍晚的景色仿如一幅绝妙的画卷。远处的山峦在雪的覆盖下,轮廓变得模糊,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江水在寒风的吹拂下,泛起层层涟漪,雪花飘落在水面上,瞬间消失不见,只留下一圈圈淡淡的水痕。
而钓鱼人,在风雪交加的时刻,却丝毫不为所动。他身披一蓑,那蓑衣上已积满了厚厚的雪花,仿佛为他披上了一层白色的披风。他缓缓地收拾起渔具,动作从容而淡定。或许他今天的收获并不丰盛,但这漫天的飞雪和宁静的江面,已经让他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他一步一步地离去,身影在风雪中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那白茫茫的世界之中,只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见证着他曾经的停留。
【2】
天净沙·冬
元.白朴
一声画角谯门, 半庭新月黄昏, 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 淡烟衰草孤村。
白朴被清代的钱谦益称为“元末四大家中最卓尔不群的一位”,他的作品对明清时期的戏曲艺术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首《天净沙》中带着民俗风味的冬景。
一声嘹亮而悠远的画角在谯门响起,那声音穿透了寂静的空气,打破了黄昏时分原本的宁静,让整个氛围显得愈发凝重。
半庭新月高悬在天空,洒下淡淡的清辉。那弯月宛如一把精致的镰刀,黄昏的余晖与新月的清光交织在一起,给大地蒙上了一层朦胧而迷离的面纱。
雪纷纷扬扬地飘落,覆盖了山前的每一寸土地,也装点了水滨的每一处角落。山上的树木在雪的映衬下,有的傲然挺立,有的则被压弯了枝头,形成了一幅幅独特的雪景图。
冰天雪地之中,有一处竹篱茅舍。竹篱歪歪斜斜地围绕着房屋,茅舍的屋顶上堆积着厚厚的积雪,偶尔有一片雪花滑落,发出细微的声响。舍前淡烟袅袅升起,轻柔地飘散在空中,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丝温暖的气息。周围是一片衰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却依然顽强地挺立着。
宁静的山村沉浸在寂静与安宁之中,仿佛与世隔绝,不受外界喧嚣的干扰。这又是多少文人墨客在漂泊异乡时,心中总会浮现出来的宁静而温暖的角落。
【3】
殿前欢·客中
张可久
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雁,行路艰难。
青泥小剑关,红叶湓江岸,白草连云栈。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张可久是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他的作品非常多,个人作品占朝代作品总量的比例之高,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他笔下的冬天,意境最为深远。
遥望繁华的长安,心中满是无尽的向往与憧憬,然而眼前所见却是前程渺茫,令人心生哀愁。岁月匆匆,双鬓已然斑白,往昔的青春与壮志仿佛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消逝。
南来北往的路途上,如同南征北迁的孤雁,漂泊不定,居无定所。每一步前行都充满了艰辛与困苦,脚下的道路崎岖不平,障碍重重。
青泥覆盖的小剑关,陡峭险峻,仿佛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红叶飘落在湓江之中,随波逐流,不知将飘向何方。而白草连绵向云边的客栈,好似没有尽头。
所谓的功名,不过是半纸空文,为了这虚无的追求,却要历经风雪千山的磨难。回首过往,多少个日夜在奔波中度过,多少辛酸与泪水藏在心底。
古往今来,无数人为了那所谓的功名,背井离乡,历经沧桑。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功名不过是昙花一现,最终被岁月的风沙所掩埋。
漫漫人生路,是该执着于功名,还是回归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