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说:
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牲一畜,雨丝风片,都是我们人生的底色。
是的,举头三尺,人间四方,没有人可以走出自己的故乡,也没有可以摆脱故乡的禁锢。
于是,乡愁应运而生。究竟何为乡愁呢?
有一种乡愁,叫心安即故乡;
有一种乡愁,叫落叶归根;
也有一种乡愁,叫回家过年。
过年回家,是每个中国人的执念,千条万条的离家路,汇成了那一条回家路上的无限乡愁。
本文分享古诗里写乡愁最经典的十句话,藏着独属于中国人的年味儿,读来让人无限感伤。

【1】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这一年,隋朝诗人薛道衡在江南任职。万家团圆的新春佳节,他独自在他乡过年。
江南的景色虽然迷人,不见“风一更,雪一更”,可故园的声音却在杯酒流连间涌上心头。
回想起来,今天是正月初七,新年才过了七天,但从旧年到新春,已经跨了两个年头。想到这里,一股无可奈何的怅惘之情涌上心头:原来离开家乡已经两年了!
此时,万千繁花虽未绽放,但是新的一个春天已经到来,眼看着春草将绿,春花将开,成队的鸿雁也将从头顶掠过,飞回北方。
可自己呢?虽然心心念念思念着故乡、故人,却因为任职期未满,无法归去。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寥寥十字,仿佛可以看到诗人翘首北望归雁、屈指计算归期的生动形象。诗人不能与雁同归的遗憾,及极欲早归的焦急心情,都弥漫在字里行间。

【2】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唐代诗人高适大器晚成,年少时为了功名四处奔波,除夕之夜也无法与家人团聚。这一年的除夕,他冒着风雪北上,再次踏上追梦的征途。
此时,身处异地他乡的诗人眼看着外面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而他却远离家人,独自一人身居客舍。两相对照,诗人触景生情,连眼前那盏同样有着光和热的灯,也变得"寒"气袭人了。
孤灯之下,诗人的身影被拉长,映照在斑驳的墙壁上,更显得孤寂与落寞。天涯羁旅,思乡之情难以言表,只能在梦中萦绕,徘徊不去。
他遥念故园,泪水不自觉地滑落,滴落在纸上,化作一行行深情的诗句。
今夜,故乡的亲人也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而此时虽然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但是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又有了新的希望。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一生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的诗人高适,将无限生机融入进绵绵的思乡之情里,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3】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唐代诗人戴叔伦晚年在抚州(今属江西)任刺史。宦海沉浮,他亦辗转了一生,晚年只想着落叶归根。于是,取道长江,东归故乡金坛(今属江苏)。
这一场辞官归故里的旅途可谓艰辛,又正遇上除夕跨年时。除夕之夜,他寄宿石头驿,想着漫漫回乡路,更加归心似箭,思念着家乡的亲人。
听着窗外的爆竹声声,他想到了自己。此刻,夜宿寂寞的旅店,又有谁能来看望自己呢?唯有眼前的一盏孤灯相伴,映照着孤寂的灵魂。
今夜便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夜晚了,可我还在万里之外漂泊做客,未能回到温暖的家里,与家人一同守岁。
无限悲戚中,他开始回首自己的一生。虽已暮年,可依然是一事无成,令人感到悲凉、伤心,其中的辛酸与苦楚也只有自己知道。
时光流逝中,有容颜渐老,鬓生白发,也有无法留住时光的悲苦。可在声声叹息中,我们也会迎来了又一个新春。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人生,总有期盼!

【4】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
唐代诗人崔涂在除夕之夜未能回到家中。因为避乱,他长期流落于湘、蜀一带,这句诗便是诗人客居四川时,辗转于巴蜀道中写下的。
此时恰逢除夕之夜,诗人只身流离于万里之外,举目皆无可亲之人,生活的艰辛,战乱的硝烟,生命的危险,如影随形地纠缠着他。
窗外,乱山绵延,残雪散落在山间,虽已立春,可残冬得余寒犹在。屋里,只有孤零零的一盏烛火陪伴着诗人,显得格外的冷清。浓浓的思乡之情,也由心而生。
在家时,有骨肉相伴,感觉不到僮仆的可亲之处;如今飘泊在外,远离了亲人,与骨肉远隔,无法与亲人们一同迎接新年,故而身边朝夕相处的僮仆也倍感亲近。
在飘泊中度过这个意义非凡的除夕,想到明日又增一岁,不禁愁苦万分。好在新年将至,物换星移,又有了新的希望。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离愁乡思,发泄无余,同时也寄予了自己希望早日结束羁旅生涯的愿望。

【5】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十一月,苏轼奉命往常州、润州(今江苏镇江)一带赈饥。这年冬天,他与妻子在余杭门外分别。
彼时,漫天飞雪如杨花点点飘落,妻子说,过年一定要回来团圆,然后挥手与自己告别。而此刻的除夕之夜,苏轼的工作未能完成,不能赴约回家过年,只得宿于常州城外运河边。
他想起了家中翘首期盼的妻子,思归之情被勾起,于是写下了: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此刻,有人一边行走一边唱歌,也有人在祭拜祖先,声音悲戚,两种声音都使得苏轼心中升起无限伤悲。远处的灯火、夜空的疏星,渐渐变得暗淡低微。
犹在病中的自己无法入眠,并不是因为要守岁,而是此刻没有亲人相伴,听不到熟悉的乡音,苦苦地思念着家人。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冬霜犹寒,鬓发稀疏,独照的残灯,在一叶孤舟中整夜与我相伴相依。

【6】
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宋代诗人黄公度当年被秦桧诬陷,被贬出判肇庆府。秦桧死后,他也被奉召回朝。
在奔赴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的途中,大年三十夜,他行经闽北渔梁山下的渔梁村,一时感慨万千,写下了这句满含乡愁的诗。
诗人多年来仕途奔波,宦海沉浮,未曾有建树,却是阅历不少,自以为是谙练世情、老马识途了。可如今的变故又让他觉得政治风云变幻莫测,无法揣摩。
既然无果,那就睡觉吧,可又被窗外的爆竹声惊醒了。原来,除夕夜在哪里都一样,有团圆,有喧闹,那是人们对节日的庆贺。可漫漫长夜中,自己只能伴着昏暗欲灭、摇曳不定的灯光,思念着故乡的亲人。
眼前是乌云笼罩的远山,雪意渐浓,心中却期盼着初生的柳叶,含苞的桃花,一派春意融融之景。想像着家中的儿女,此刻正围着地炉,议论着父亲归家的行踪吧。
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乡愁,在异地他乡,在儿女的念叨中。

【7】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这是明代诗人于谦在除夕之夜的思乡情。
当时,诗人任山西巡抚,身处太原。诗人自幼生活在风景秀丽、气候温暖的杭州,而太原地处北方,无论是气候还是生活习惯,与故乡都有很大差异。
除夕之夜,本该合家团聚,可此时不仅天寒难耐,还独自守岁,无法与家人团聚。寂寞难熬中,诗人却想到了温暖的春天即将到来吗,于是将思乡之情化作余韵悠长的寄语,希望故人的亲人能够满怀希望迎接春天。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寒雪隋未消,可春风已经吹来,春天已经悄悄来了,就在我们房屋的东头。

【8】
十年江海客,孤馆别离人
明代诗人郑作在除夕之夜对着喊等独坐,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可自己却是一筹莫展。因为夜里回家的梦做得更加的频繁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也正是自己思乡情切。
十年漂泊,江海一客,故居孤馆,愈发显得孤苦无依。残叶将尽,更漏声在夜里显得分外的清明,对着寒灯独坐,觉得眼前微弱的灯光也分外亲切。
南国的梅花应该开了吧,谁会为我寄来江南的一枝春色呢?
十年江海客,孤馆别离人,除夕之夜,漂泊他乡,何人不起故园情呢?

【9】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有一种乡愁,叫“乡音无改鬓毛衰”;有一种乡愁,叫“醉里吴音相媚好”;也有一种乡愁,叫“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元末明初战乱之际,诗人袁凯辗转大江南北,不知道在他乡过了多少个除夕。又是一年除夕,他依然无法回到故乡,只能在异地他乡诉说着家乡的故事。
眼看着别人家的儿女从牙牙学语到如今的亭亭玉立,,一年年过去了,自己依然客居他乡。原来,自己已经有这么多年没有回家过年了。
战乱连年不断、无休无歇,关山阻隔,故乡归路渺茫。饮一杯除夕避邪的柏叶酒,本以为可以一醉方休,可还是压不住思乡之情,烟火璀璨中已是眼泪万千行。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斗转星移,几度春秋,年岁在增加,一切都在改变,可只要还漂泊在他乡,思乡之情就不会改变。

【10】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有一种乡愁,叫“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有一种乡愁,叫“背起行囊,漂洋过海来看你”,也有一种乡愁,叫“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思乡,是因为家乡有值得思念的人,有在守望自己的人,比如年迈的母亲。
清代诗人蒋士铨漂泊在家,终于在岁暮的时候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母亲见他回来,十分的欣喜,喜极而泣,因为终于可以见到一年不见的孩子了。
她赶紧嘘寒问暖,一会儿念叨孩子又瘦了,一会儿又问这一路是不是很辛苦。听着这些亲切的唠叨,心头也觉得格外的温暖。原来,有人记挂的感觉如此之好。
此刻,即使非常的辛劳,也不敢对母亲说,只想着把最好的一面说给母亲听,以免她担心。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近乡情更怯,你可曾有过这样的感觉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