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围观俩女打架走开被指冷漠?庆幸的是,这次评论区明白人挺多

姬鹏 2024-03-09 22:26:43

妇女节刚过,不得不承认女性确实越来越被社会尊重了。放假虽然不多,但是有假终归是好事。最关键是,无论是官方口径,还是民间氛围,确实把女性捧得很高。虽然很多人说,在折叠的市井里,依然有不少女性未受到尊重,但是无论是横向对比,还是纵向对比,这些年来,女性权利肉眼可见在增多,这应该是没什么异议的事情。

谈这个问题,是想说另外一件事情“小伙围观俩女打架走开被指冷漠”(关键是小伙遭到网暴),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东莞一小区地下停车场内俩女子因车位问题发生口角,继而打架,一黑衣男子路过看到后停留片刻便走开了。视频到此就结束了,但是视频传开后,至今黑衣男子还未能摆脱网暴。

对此黑衣男子发视频称:“看到这种情景当时自己懵了,一时不知道该拉谁,也担心自己被卷进去,并没袖手旁观,而是走到一边打了物业和保安的电话,没想到事情过去这么久还能被网暴。”

坦率地讲,黑衣男子所称没毛病。因为突然遇到打架的事情,在不知道原因的情况下,确实不好掺合。再说,黑衣大哥也不是干脆不管,他走开后给物业和保安打了电话,也就是说在自己管不了的情况下,他也尝试过别的办法去干预。

从这个意义上讲,黑衣男子其实做得“很标准”。因为在现代社会里,我们需要的不是直接层面的“行侠仗义”,而是需要程序层面的“行侠仗义”。因为对于俩女打架,不管结果如何,最直接的责任还是当事俩女,至于外部力量如何良性干预,是不是及时干预,底线是不触发二次纠纷。

也就是说,只要没有把握平息纠纷,那么袖手旁观是最好的姿势和态度。当然这里面也有特殊情况的存在,如果俩女打架的过程中,一方使用致命手段攻击另一方,作为目击者要是有能力阻止,还是尽力去阻止,但是这个度如何把握,也全看目击者自己如何判断了,作为“事后诸葛亮”的群众眼光,还是不要强人所难。

实际上,这件事情在现实中已经结束了。事情是发生在上个月20号晚上,到现在已经过去将近20天。可是网上却持续发酵,以至于当事黑衣男子实在扛不住了,对着镜头指着“小黑板”复盘现场情况,以示自己“很无辜”。

当事黑衣男子指责“小黑板”,一边比划现场情况一边说:“好多人在这边围观,我是莫名其妙的,本来是去劝说,结果走上第一线,她们在我面前打,所以那时候我其实跟俩女的也不认识,我也不知道她们有没有其它的仇恨啊,所以她们打的很猛,我一下子不知道拉谁,因为我拉其中一个,肯定会被另一个打,而且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看到打这么凶猛,我当时就懵了,后来我一转头发现所有边上邻居也没有帮忙啊,每个人都拿着手机,不同角度的在拍,我知道我死定了,我要走了,不然的话,我就要变成第三者,我走掉之后马上给物业和保安打电话,就这样我就被网暴了,被追问是男人吗?”

到这一步,似乎也就明白开始那段视频是咋回事了,是谁拍的了。也就是说,真要是指责,也应该指责躲在远处拍视频的那些“邻居们”。不得不说,很多时候网络层面的判断多是编排判断,也就是说事实可以不全,但是编排必须够味,就如黑衣男子所担忧的“第三者”,只要稍加把视频编排一下,就可能变成“黑衣男出轨,原配大战小三,场面极其劲爆”。是的,这是流量密码,更是围观趋向。

但即便如此,回到事情本来的样子,我们还是不要忘记,当个明白人还是挺重要。要知道,这次事件发酵开来后,整体走势还算比较令人感到庆幸。因为在网暴的洪流之外,也有反网暴的清流持续输出。

我们不妨来看一看评论区:比如“我说句公道话,两个女的打架男的还是别掺和了,万一碰到哪了,又是另外一个版本了”;又如“明明是打架双方的事,非得把无辜的人卷进来。你在现场,你会拉吗”;再如“哪个男的敢拉架?但凡有点肢体动作,搞不好说你性骚扰,现在已经和扶老人一样了,人人自危”;还如“在整个社会的不懈努力下,男性终于变成弱势群体了”。

一定程度上,这些评论区的声音也不是绝对理性克制,但是却也能看到理性的一面。前几句我们就不说了,但是对于“在整个社会的不懈努力下,男性终于变成弱势群体了”这句话,却也能看出当前性与性别在整体社会中的“水位”。

而由此再去看一开始说到的妇女节“进步”,总感觉有些“进步”还需要继续深入,而我们看到的“进步”可能只是文明向前“一小步”的开始。所以妇女节的假也好,妇女节的花也罢,有固然是好的。但是回到女性权利的理想局面,或许能让一个男性和邻居敢上去拉架,可能才会全面到来。

1 阅读:131

姬鹏

简介:书生之见,看事件背后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