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联,合理化建议和发明创造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发展。即使考虑到其中95%的提案最终被丢弃或存档,剩余的有实际可行性的创意也足以弥补所有成本。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的发明创造仍然没有消失,唯一的区别是,许多发明者已经不再将自己的创意发送出去,而是试图自行实现它们。民间设计局正是那些以前没有机会自行实践这些创意的人们。
“诺维科夫”和“斯米尔诺夫”的“球形战车”不完全正确的重建图。
在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后,各种发明和合理化提案的数量急剧增加。其中,包括许多非传统战车设计的项目。球形战车就是其中之一,创建的想法时常出现在苏联和国外。国外到底有多少类似的项目,目前尚未清楚,或许将来会有研究人员揭示。然而,单是在1941至1945年间,苏联档案中就有超过50个类似项目。大部分设计相对简单,然而也有一些颇具创新性的项目。其中之一便是由“诺维科夫”和“斯米尔诺夫”提出的“球形两栖战车”。
项目背景
该项目的历史开始于1941年8月18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副部长、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三等级委员“切尔内舍夫”(V.V. Чернышев)收到了来自科米自治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热列佐多尔日内村的一封信。信中包含了25页的说明书、战车草图以及一封由国家安全委员会军官“克柳奇金”(Kлючкин)附上的信函。信中提到,该项目是由北方铁路改造劳动改造营的囚犯提出的。“克柳奇金”表示,该项目非常有趣。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囚犯并非普通的劳动改造犯。“斯米尔诺夫”是汽车拖拉机工程专家,毕业于列宁格勒技术学院。而更引人注目的是军事工程师“诺维科夫”。根据说明书,他毕业于红军机械化与机动化军事学院。据推测,这个人很可能是尼基塔·帕夫洛维奇·诺维科夫,他于1942年4月加入了第1机械化旅(后来的第19卫戍机械化旅),并在战争中多次获得荣誉,在1944年4月受伤。战后,他在苏联驻德军集团任职,继续担任技术部队指挥助手。
球形两栖战车的设计
该球形两栖战车的设计理念与多个类似项目重叠。根据说明书,设计者认为履带是非常脆弱的部件。此外,他们认为球形车体是最理想的形状。说明书中提到,球形车体与高速度的组合,以及缺乏易被击中的履带,使得这种球形战车几乎是不可摧毁的。因为弹药撞击车体的垂直面几乎不可能命中,而撞击任何一个弧面则会产生弹道偏转,从而减少了击中目标的概率。与许多类似项目一样,这辆球形战车还具备了两栖功能。
内部结构
该设计的球形战车由两个直径为1500毫米的半球构成,半球之间通过固定环连接。这两个半球的顶点形成了出入口,供车员进出战车。在左侧半球的前方是司机舱,内有一个工作原理类似于闪光灯的观察装置。燃油箱通过橡胶减震器固定在半球上。
履带和驱动系统
履带部分的设计与经典的内燃三轮车相似。固定环上安装了8个直径为400毫米的履带轮,驱动轮则是一个直径最大可达3300毫米的环形结构。驱动轮由金属基座和橡胶带组成,带有凸起的轮廓设计,以便在转弯时,战车能够倾斜。为了防止翻车,战车两侧安装了辅助轮,确保其在转弯时的稳定性。
武器系统
该球形战车配备了两门45毫米坦克炮和四挺机枪。武器系统的绘图是示意性的,机枪很可能是指DT机枪。两门主炮位于车体两侧的球形安装座内,另外两挺机枪分别安装在车体的其他部分,可以向前或向后开火。45毫米炮的弹药量为90发,存放在弹药箱中,而机枪的弹药量则大大增加,达到20000发。
动力系统和性能
球形战车由一台V型12缸汽油发动机提供动力,功率为200马力,转速为1800转/分钟。冷却空气通过左半球的百叶窗进入。根据作者的计算,这辆战车能够在陆地上以71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在公路上则能达到160公里/小时。它还能越过深度为0.9米的水障碍,并具有一定的水上漂浮能力。在水上行驶时,球形战车通过一个挂靠的船用发动机来驱动。
由于模型制作,球形战车走向了民间。
最有趣的是,设计者不仅考虑了球形战车本身的设计,还考虑了如何进行生产。在大规模生产时,半球的外部部分,直径为1450毫米,高度为195毫米,计划通过完全冲压成型来制造。设计者认为,这不会遇到任何困难,因为材料厚度仅为10毫米,而镍钢材料非常适合冲压。其余部分的半球则被分为两个相同高度的环带,每个带的高度为435毫米,直径分别为1450毫米、2400毫米和240毫米、2800毫米。在制造过程中,采用了大量冲压工艺,主要部件则计划使用现成的标准化零件。
内部重建图。
当然,这个项目并没有被认真考虑过,然而在同类项目中,球形两栖战车的设计无疑是比较突出的一项。至少从设计的成熟度来看,设计者的工程背景得到了充分体现。而且,这确实是一个现实的项目,而不是模型爱好者和幻想家们制造的各种“神奇武器”。因此,毫不奇怪,N.P. Новиков(诺维科夫)和B.V. Смирнов(斯米尔诺夫)的球形战车在模型爱好者中非常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