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创硬件产业在当下数字经济建设进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日赛迪发布的 “2024 - 2026 年中国信创硬件产业发展建议报告”,犹如一把钥匙,为我们开启了深入了解国产 CPU 领域的大门。
受政策利好与市场需求的强劲推动,信创硬件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正大步迈向纵深阶段。赛迪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信创产业呈现出从党政、关键基础设施领域向民用领域广泛蔓延的趋势,市场空间得到极大释放,据预测,到 2026 年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7889.5 亿元的惊人规模。
在国产 CPU 这一核心板块,已呈现出层次分明的三大竞争梯队格局。处于第一梯队的海光和鲲鹏在信创 PC 市场表现极为亮眼,订单数量充足,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海光通过获取 x86 交叉专利授权,深度钻研并掌握了完整的 x86 指令集代码,进一步构建起国产 C86 指令体系,在 CPU 微架构设计与系统设计方面实现了先进且安全的创新,借助 x86 庞大生态的东风,赢得了较高的市场认可度;鲲鹏则基于 ARM 架构授权开展研发工作,在指令集架构改造上拥有一定的发挥空间,虽受 ARMv9 授权问题的束缚,在产品迭代上遭遇瓶颈,且面临技术发展风险与生态兼容难题,但在信创 PC 市场的竞争力依然不容小觑。
龙芯和飞腾处于第二竞争梯队。龙芯凭借其自主可控的突出优势,在党政领域牢牢站稳脚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其采用自主研发的 LoongArch 架构,走全栈自研道路,尽管在生态应用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但在特定的应用场景中仍能发挥关键作用;飞腾在商用市场逐渐崭露头角,不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仍需不断努力提升自身实力。
兆芯和申威属于第三梯队,它们虽各具竞争优势,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在信创硬件市场中,它们的份额相对较小。兆芯采用 x86 架构并获得相应授权,申威则坚持 SW - 64 自主架构路线,二者都在努力寻求突破与发展。
综合当前国产信创硬件厂商的发展状况,报告着重指出,国产 CPU 中的小众路线面临着诸多限制因素,生态建设更是困难重重。展望未来,若要突破发展瓶颈,各大厂商务必加快芯片技术与生态体系的融合进程,积极开展联合行动,共同构建产业生态,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系统优化和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实现持续的产品替代升级,从而推动国产 CPU 产业不断向前发展,为我国信创产业的繁荣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