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并不是因为有思想才自由,而是因为不确定才自由

老胡懂点星 2025-04-22 15:01:01

拉普拉斯早就提出过,如果一个智能体能够准确知道宇宙中所有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就能预测过去与未来的全部状态。这种假设前提是决定论,是一种极致压缩信息后的宇宙图景。

压缩意味着可预测。预测意味着规则。而规则,意味着信息可以被简化。

信息的核心,是秩序。

DNA的序列决定你是谁,二进制决定一个视频的内容,语言的结构决定信息的传递。正因为英语的冗余度高达75%,所以我们能看懂被删减的单词;所以文本可以被压缩;所以视频能降到千分之一大小。

压缩只适用于不够随机的东西。真正的随机,无法压缩。真正的随机,是纯信息。

而纯信息,在人类感知中,就是噪声。

一个包含最大信息量的视频,不是精彩剪辑,而是白噪点矩阵。每个像素与其他无关,每帧之间无序跳变。不可压缩,不可预测。毫无意义。

这,就是熵。

克劳德·香农把熵引入信息论,是有原因的。热力学的熵和信息的熵,在本质上是同一个概念:不可预测性。一个硬盘被擦除后,内容是全0——熵为零。随机生成的0和1混合串,熵最大。

所以,宇宙的信息量,如果是恒定的,那熵也应是恒定的。可事实是,宇宙的熵在持续上升。这是热力学第二定律。

这意味着信息在变多。

但问题是,这些新信息从哪儿来?

来自量子测量。

量子力学不提供确定性,只给出概率。一个电子下一刻出现在哪,只能算出可能性,不能得出结论。只有测量之后,才知道结果。而一旦你知道,就获得了新信息。

每次测量,都创造信息。

这不是我们没发现更深层规律,而是自然本身就不给你压缩的机会。

爱因斯坦不接受。他说“上帝不掷骰子”。但上帝不仅掷骰子,还在每次掷完后,打乱骰子的规则。

而你我,正是骰子落地时,被震出扰动的尘埃。

有人说,量子效应太小,不会影响宏观世界。错了。混沌系统对初始条件高度敏感。量子事件虽微小,但一旦嵌入混沌系统,比如人脑,它就能被放大。

这就是自由意志的物理基础。不是神秘的灵魂,不是意识的幻觉,而是随机性在决定论世界中的缝隙里,裂开的窗口。真正让未来不可预测的,不是我们不知道,而是自然根本不让我们知道。

自由,不是哲学问题,是信息问题。而我们存在于一个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随机、越来越不压缩的宇宙。宇宙不会复原,它会持续增加信息,增加熵。未来,不是被决定的,是被生成的。

0 阅读:0

老胡懂点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