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云书,一个拼尽全力寻找热爱的人,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为您带来干货。
“膻中”读作dàn zhōng。
释义在传统医学中,它是一个重要术语,
1.指穴位,位于胸部两乳头连线中点,属任脉,是人体重要的气会之处;
2.指胸腔,为心肺所在区域,对人体气机的顺畅运行起着关键作用。
出处“膻中”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灵枢·海论》提到“膻中者,为气之海”

1. 中医在为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时,会精准定位膻中穴,以此调节身体气机。
2. 当人们情绪波动剧烈时,常常会感觉膻中部位有一股气在涌动。
3. 通过按摩膻中区域,能有效缓解因肝气郁结导致的胸闷症状。
“膻”有shān和dàn两种读音。
读shān时意思是像羊肉的气味,很多人不喜欢羊肉,就是因为受不了它独特的膻味;
读dàn时同“膻中”的“膻”,指胸腔。
2. 出处寻踪:读shān时,《庄子·徐无鬼》中有“蚁慕羊肉,羊肉膻也”,形象地说明了羊肉气味对蚂蚁的吸引力,也体现“膻”表示羊肉气味的用法由来已久。
读dàn时,同样源于《黄帝内经》,奠定其在中医领域的专业术语地位。

shān音
膻气、膻味、膻腥、膻臊、腥膻
羶羊、膻腻、膻恶、膻酪、膻根
膻行
dàn音
膻中穴、膻中体、膻中络
膻中经、膻中气
我是云书,一个拼尽全力寻找热爱的人,希望同频的你我,一起向着光,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关注【云书笔记】,和大家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