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6日,印巴地区的紧张局势持续存在之际,欧洲的“BulgarianMilitary”网站披露了巴基斯坦“枭龙”Block3型号战机首次装备霹雳-15E导弹的重要信息,并提供了确凿的证据。此变动虽微不足道,然文章对其刻画极为精确:“于微妙之均衡中,一式精进武备足以颠覆局势”。
"BulgarianMilitary"网站的评价既简洁又直截了当。
此次展示的“枭龙”Block3配置,展现出典型的空中作战布局:机翼根部挂载有两具副油箱,翼中部通过复合挂架搭载了四枚霹雳-15E导弹,翼尖则装备了两枚霹雳-10E导弹。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需求,可能会在机腹下方挂载额外的组件,比如第三具副油箱或是其他观测瞄准设备,以弥补拍摄视角受限的影响。这种看似“普普通通”的装备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关键在于这一事件发生之后,巴基斯坦空军能够部署霹雳-15E导弹的平台数量显著增长了一倍。对于当前印度空军仅装备36架"阵风"战斗机的情况,这无疑带来了显著的压力。
此次"枭龙"Block3展现了极为典型的空战装备布局。
2020年12月起,冻结设计的“枭龙”Block3型号飞机开始在巴基斯坦实现规模化生产。至2022年1月,“歼-10CE出口至巴基斯坦”的消息得到证实,首批八架“枭龙”Block3型号飞机如期出厂,并随后增产两架,总计十架飞机于当年完成了全面测试,于2023年初正式投入服役。基于先前卡姆拉年产能16架“枭龙”的生产节奏,截至年初,预计约有40架“枭龙”Block3投入服役,这一数量是歼-10CE(共计20架)的两倍。然而,之前“枭龙”Block3并未公开展示搭载霹雳-15E导弹的性能,曾使人们怀疑巴基斯坦可能仅将其视为歼-10CE的辅助机型。
首批“枭龙”Block3型号已出厂。
例如,目前部分“枭龙”Block3型号已部署于巴基斯坦西岸的卡拉奇港,通过搭载的两种外购反舰导弹,对南部的印度海军构成威慑。如此操作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成本节约。作为全球顶级的三款空空导弹之一,霹雳-15的售价接近一百万美元。假若巴基斯坦将装备升级至配备霹雳-15E的“枭龙”Block3标准,相应的弹药支援、飞行员训练以及日常运营维护成本,至少将达到数千万美元级别的投入。鉴于已有歼-10CE担当重任,此笔资金实则得以节约,而其技术层面亦确保能即时投入应用,正是在当前印度施压背景下所展现情景的原因所在。
当“枭龙”Block 3面临较小压力时,有歼-10CE担当主力角色。
相较于先前“枭龙”Block3配备的霹雳-12AE导弹,霹雳-15E的最大优势并不仅仅体现在额外增加的约50公里射程上,关键在于其末段无逃逸区域显著增强。借助于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性能提升,霹雳-15E在接近目标、距离超过百千米的关键时刻能够实现二次点火,从而显著增加其动能,对常规第四代半战斗机构成严重的威胁乃至致命打击。以霹雳-12AE为例,其设计类似于改良版的“歼-11BG”,而霹雳-15E则与“歼-15”相仿。尽管理论上二者均属于同一技术世代,但实际性能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归因于材料选用、设备配置以及底层架构的差别,从而导致了双方在战斗效能上的巨大鸿沟。
▲相比于霹雳-12AE,霹雳-15的性能显著提升,相应的,其价格亦然。
对于印度而言,尽管20架歼-10CE构成了一定的挑战,然而36架“阵风”战斗机在数量上却占据明显优势。即便在“流星”导弹与霹雳-15E性能相近时,通过机动战术仍能弥补预警机能力的差异。然而,若将40架“枭龙”Block3型号战斗机,每机配备霹雳-15E导弹投入战场,则战局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在此最佳设想下,歼-10CE机型甚至能够与“枭龙”Block3混编飞行,以其较小身形扮演“轻型预警机”的角色,指挥后者执行任务,充分利用其雷达技术更为先进、探测范围更广的优势。在这次空中冲突中,印度确实面临着不敢轻率行动的境况。
印度“阵风”战机已丧失数量优势。
自2015年起,当印度通过特殊途径订购首批36架"阵风"战斗机时,巴基斯坦空军便对这一先进的四代半战斗机及其相匹配的"流星"导弹保持高度警觉。十年后,“阵风”与“流星”均已投入服役,然而,印度空军的态势变得尤为敏感:装备20架歼-10CE与40架“枭龙”Block3,再辅以ZDK-03和霹雳-15E导弹系统,其在当前南亚地区的军事实力足以傲视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