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的时代,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我们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国际形势、科技革命、市场竞争、社会需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们必须适应变化,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简单地说,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以创新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以绿色低碳为方向,以开放共赢为原则,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效益、结构、动力、效率等各方面的优化升级。
高质量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不断汇聚新的动力,从多个层面和方面来推进和落实。具体来说,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我们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动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品牌。我们要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各类主体开展创新活动,打造创新生态系统,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我们要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2.人才动力
人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支撑。我们要坚持以人才强国战略为指导,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庞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我们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各类人才。我们要优化人才使用机制,激发人才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打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施展的良好环境。我们要加强人才引进和流动,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来华创业创新,促进人才国际交流合作,增强人才开放性和多元性。
3.制度动力
制度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深化各领域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企业,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公平竞争、诚信守法、监管有力、服务高效的市场环境。我们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4.文化动力
文化是高质量发展的灵魂和动力。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国民素质和道德水准,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创造,丰富文化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我们要加强文化交流互鉴,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对话合作,展示中国文化魅力和中国故事,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
5.生态动力
生态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国家节能减排行动计划,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我们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巴黎协定》目标任务,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为全球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6.开放动力
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动力源泉。我们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促合作的战略思维,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合作,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优化开放结构和布局,提升开放水平和质量,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我们要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沿线国家的互利合作,实现互联互通、共商共建共享。我们要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早日生效实施,推进中日韩自贸区、中欧投资协定等谈判进程,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我们要积极拓展多边和双边经贸合作,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高质量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的迫切需要。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汇聚各方面的新动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