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由于女导师数量居多,小伙伴们经常受此困扰。那么,该怎么称呼女导师的丈夫合适呢?最近看到了一篇很有意思的研究,和大家一起分享。。第一类称谓:“师父/师爹/师爸”从词义构造来看,“师父”是与“师母”最为对称的不过,但从语言运用实际来看,“师父”一词已有的核心义项“对传道授业者的敬称”占主导地位,而且认可度高。就此而言,以“师父”来专门称呼“女教师的爱人”显然缺乏现实基础。通过对语料库的查询,我们发现,虽然有“师爹”作为“女老师的爱人”的用法,但并不占优势地位。
在数据库搜集到的302条用例中,以前两项为核心义项,“师爹”更适合用于年长的老师。“师爸”作为女老师的爱人的称呼属于新造词,是随着社会发展出现新的需求而临时搭配起来的。应当说,用新词来为新事物命名,是有其可取之处的。不过,“师爸”的称呼不够庄重、严肃,与高校教师“学为人师”的职业特点不符,因此,可接受度较低。第二类称谓:“师丈/师夫/师公”现代汉语中的“丈”虽然有“姑丈”“姨丈”等表示女性亲属丈夫的称谓,但“师丈”更普遍的认知是“对老僧的尊称”,语料库中也多是这一用法;二是“师丈”书面语意较浓,口语感弱,交际性不强,类似的“丈人”“岳丈”等称谓,也多是用于背称而非面称。
“师夫”容易同“师父”“师傅”在读音上出现混淆。同时,从身份属性上看,“夫”“丈”等词凸显的是老师的丈夫的家庭属性,不太符合现代男人的社会性、职业性特征。还有学者提出用“师公”作为“师母”的对应称谓。在20世纪50年代的香港华语社会,有用“师公”称呼女性师父的丈夫的用法。比如金庸的《书剑恩仇录》里写到:霍青桐坐在地下,见师父师公逐渐得手,甚是喜慰。但从社会认知角度来看,“师公”作为“师父的父亲/师父的师父”的义项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因此,“师公”这一称呼也不适合用来补位。最有潜力的称谓补位形式:您好/老师就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针对已有选项存在的问题,研究者认为,合适的补位词的出现必须要满足以下三个原则:第一,符合称呼观念平等化原则,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第二,符合大众审美观念,遵循礼貌原则;第三,符合经济性原则,避免语音、语义歧义。基于以上原则,专家们认为,以下两种称谓语有潜力成为最终的补位形式:1.您好在与陌生人初次交往中,可以把礼貌语言作为交际的起始语,这样就避免了因找不到合适称谓去称呼对方的尴尬。
这同样适合初次见到女老师的丈夫的交际需求。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交际语都适合这一特定情形,而“您好”无疑是最适合的补位形式。相较于平辈用语“你好”,“您好”是尊称,包含了对女老师的丈夫的尊重,能够弥补零称呼语指向不明、礼仪缺失的不足。2.老师“老师”本来是对从事教育行业的人员的称谓,近些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及词语本身等因素的影响,“老师”一词的语义发生了泛化。在各种社交场合,“老师”一词得到广泛运用,几乎各行各业的人士都可被称作“老师”。从本质上看,大家仍然是将其视为一个特殊的敬称来使用的。据学者调查,在韩国的华人社会中,将女老师的爱人普遍称为“老师”。因此,研究者认为,在初次交际中,虽然无法确认女老师的爱人的职业是否为教师,但敬称其为“老师”是符合文明礼貌和经济实用原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