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印象派,尤其着重于光影的改变、对时间的印象,并以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做为描绘对象。著名的艺术家有莫奈(Claude Monet)、马内(Édouard Manet)、窦加(Edgar Degas)、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等,其中塞尚(Paul Cézanne)后开创了后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
在视觉艺术领域的印象派后,很快的便出现了印象乐派、印象文学派等其他领域的类似派别。
印象主义画派是19世纪重要的艺术流派之一,它兴起于19世纪60~70年代,名于1874年此画派画家的第一次联展。19世纪最后三十年里,它成为法国艺术的主流,并影响到整个欧美画坛。
如果说文艺复兴运动是近代绘画的开端,确立了科学的素描造型体系,把明暗、透视、解剖等知识科学地运用到造型艺术之中;那么印象派则是现代绘画的起点,它完成了绘画中色彩造型的变革,将光与色的科学观念引入到绘画之中,革新了传统固有色观念,创立了以光源色和环境色为核心的现代写生色彩学。它还认识到艺术形式的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形式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为现代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印象派画家肩负起了重新研究光与色彩之关系的历史任务。他们不再依据传统的法则和教条,在受到巴比松画派和英国风景画家户外写生的启迪后,他们大胆地走出画室,面对自然进行写生创作。他们在室外写生后很少回画室再整理,让作品保持室外写生的生动性。而巴比松画派在外写生后,大多是绘画室进行创作整理的。印象派画家根据当代科学的发展,了解光的构成,光和色的关系,依靠自己眼睛的观察去再现对象的光和色在视觉中造成的印象。这样,人们在把握色彩方面完成了一次伟大的革命。现在美术学院教授的色彩理论以及条件色、对比色、色彩三要素等广为人知的色彩知识均源于印象派对色彩的研究成果。
很多人不了解印象派,以为这是一个相当前卫的西方现代艺术流派,其实印象派只是一个同传统艺术一脉相承的画派。因为传统艺术主要是在遵循模仿写实的道路上发展,印象派并未放弃这个基本点,它的目标不过是更真实地从光和色的角度认识和再现对象。不同之处仅在于传统艺术只注意了对象的明暗关系变化,印象派却研究了光在物体上造成的丰富色彩效果。可以说印象派是传统艺术走向现代艺术的转折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