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翼沟红斑,时常还伴脱屑,是成人面部脂溢性皮炎的表现。脂溢性皮炎是发生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皮脂溢出、饮食习惯、维生素B6缺乏、锌缺乏、烟酸缺乏、嗜酒和慢性酒精中毒等可能与发病有关;但近年来发现,马拉色菌优势定植导致的正常菌群失调可能是脂溢性皮炎的主要原因。
脂溢性皮炎分婴儿型与成人型,二者是有区别的,婴儿型多为自限性,主要发生于3个月以内的婴儿。成人脂溢性皮炎的基本损害为边界不清的黄红色斑、斑片或斑丘疹,大部分表面干燥、伴脱屑,或被覆油腻性鳞屑、痂皮。常发生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和身体大的皱褶部位。在2009年我国广州市调查12 ~ 20岁中学生总发病率达50.7%。
头皮屑(干性糠疹)通常是头皮脂溢性皮炎的最早的表现,而油性糠疹会伴有红斑和厚痂堆积。成人面部脂溢性皮炎常累及鼻唇沟、鼻翼、眉毛、眉间及胡须部位,皮损趋于暗红色或黄红色,上覆油腻鳞屑;睑缘也可受累。耳廓及其周边区域,尤其是耳后,甚至外耳道也是脂溢性皮炎好发部位。躯干部皮损常见于胸骨区和间擦部位,可表现为湿疹样、玫瑰糠疹或银屑病样。
脂溢性皮炎也常见于神经系统疾病者,如帕金森病患者常出现脂溢性皮炎及皮脂溢出。如出现泛发及严重的脂溢性皮炎应考虑HIV感染的可能,且有治疗抵抗性。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或免疫抑制剂者、内分泌疾病引起的肥胖、嗜酒者也容易患本病;皮肌炎患者有时在枕部可出现脂溢样皮炎皮损。
建议患者限制多脂饮食,忌食刺激性食物,避免使用强碱性洗发剂和洗涤剂,适当补充复合维生素B、锌制剂和烟酸,头部可外用酮康唑、吡硫翁锌及煤焦油香波;面部及躯干部可外用低强度皮质激素或吡美莫司或他克莫司乳膏。成人脂溢性皮炎病程呈慢性复发性,可采用间歇疗法(间隔2周至数周)。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