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指出,在皮肤科临床,至少有 1/3的患者需要考虑到相关的情绪和精神因素,才能取得有效的治疗。但往往当医师提出这样的建议时,有些患者甚至会变得很恼怒,他们有很多理由加以拒绝。
的确,有的皮肤病原本就属于精神病,如寄生虫妄想症、体像妄想症、拔毛癖等;有的是原发于情绪源性的;或由于自身损伤所加重或延长,如剥脱性痤疮、结节性痒疹、神经性皮炎;也有的是由于加强的生理反应所致的,如多汗症、面红;还有的会因为情绪促发、加重或迁延不愈,如斑秃、银屑病、皮肤垢着病等。
原发于情绪源性的皮肤病较多,如人工皮炎、神经官能病性表皮剥脱、恐惧症和皮肤行为症。恐惧症表现为对某些疾病如性病、麻风病、臭汗症等产生强烈的、持久的、明知不合理但无法自制的恐惧。皮肤行为症包括舌舔皮炎、舔指、咬甲癖、剔甲癖、捻皮癖、精神性紫癜、模仿病等。
按照精神病理学分类,这些疾病分为焦虑症、抑郁症、妄想症和强迫症。寄生虫妄想症、体臭妄想症等都是单一症状的疑病性精神病,患者在缺少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常常可妄想数十年,从一处转到另一处不停地更换医师或医院求治,治疗寄生虫妄想症的首选药物是匹莫齐特。
多种精神性皮肤病可归入强迫症类别中,这些疾病包括拔毛癖、咬甲癖、剔甲癖、神经官能病性表皮剥脱和人工痤疮等,SSRIs—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是治疗强迫症的一线药物。
慢性湿疹、银屑病、白癜风、斑秃等患者常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关注和处理病人的情绪问题,即使不能进行全面的治疗,但也比根本不治疗要好得多。抑郁症常用三环类抗抑郁药如多塞平或SSRIs—氟西汀、舍曲林治疗。抗焦虑药通常有两大类—快速起效的苯二氮卓类如阿普唑仑和缓慢起效的非苯二氮卓类如丁螺环酮等。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