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磨弥吉郎是日本二战时期的一位知名外交官,于1892年9月9日出生于秋田县南秋田郡土崎新庄町。
从原秋田中学毕业后,进入广岛师范学校学习,但后来改变主意,决定成为一名律师,因此转学到中央大学法学部。
毕业后,须磨弥吉郎于1919年进入外交部工作。
他精通六种外语,曾在英国、德国等国的驻外大使馆工作,1927年被任命为日本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
他在担任日本驻广东领事馆领事后,于1932年担任日本驻上海大使馆情报部部长,负责收集蒋介石政权的情报。后来他成为驻南京总领事。
他从在中国从事间谍活动的经历中,敏锐地感受到情报集中管理和综合判断的必要性,回国后,他与志同道合的海军次官山本五十六一起努力,于1937年成立了以收集外国情报、开展对外公关为目的的内阁情报部。
后来,1939年他被派往满洲国,担任满洲国外事局情报处处长。

在日本与美国谈判陷入僵局、战争爆发似乎不可避免的情况下,须磨萌生了以亲轴心国西班牙为基地收集美国情报的想法,并于1940年12月开设了“东方代理处”,并以日本特命全权公使身份被派往西班牙统帅该处。
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发生,日美战争爆发,日本驻美洲各国外交使团被迫相继关闭,日本在情报收集方面面临极大困难。不过,东方代理处却派遣包括安赫尔·阿尔卡萨尔·德·贝拉斯科在内的情报人员深入欧洲和美国的重要基地,在情报战中取得了许多佳绩。
早在1943年,他们就曾追踪过美国原子弹的发展历程,甚至记录了从圣地亚哥前往太平洋战争中激烈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的船队数量。
但这些信息并没有被日本政府或军方所利用,而美国却通过密码破译获得了东方代理处从马德里传来的全部情报,导致东方代理处在1944年中期被美国全歼。
战后,或许是因为其间谍活动的结果在美国引起了怀疑, 1945年12月6日,他的名字被列入了盟军指挥部下令逮捕的人员名单。
然而,在下达逮捕令时,他无法返回日本,因此被拘留在马德里。
回国后,他因涉嫌甲级战犯被关押于巢鸭监狱,于1948年无罪释放。
公职禁令解除后,1953年以会新党候选人身份参加第26届众议院秋田第一区议员选举并当选。

1955年在第27届众议院议员选举中再次当选为日本民主党议员。
接着,须磨加入自民党并连任两届,直至 1958年。
在担任西班牙使节期间,须磨于1940年至1951年的六年间收藏了大量西方艺术品,主要是西班牙艺术品(也包括一些中国和日本的作品)。
根据藏品目录,共有1760件(但有些是集体列出的,因此实际数量超过1780件)。
此外,还有他以前在西班牙任职期间收集的物品,总数已接近 2,000 件。
其目的和资金来源都充满谜团。
须磨被解除战争罪指控后,西班牙政府归还了他的部分藏品,并称之为“须磨收藏”。 1970年,须磨藏品在全国巡回展出,其中78件被捐赠给长崎县,成为该藏品的最终归宿。
在被收藏于长崎县立艺术和历史博物馆之后,截至2005年,共有501件藏品在长崎县立美术馆展出。
他在战前到上海旅行时离开长崎前往中国,对长崎有着特殊的感情,因此决定将这幅画捐赠给长崎。

长崎县立美术馆正在逐步对其藏品进行研究和调查,其结果发表在目录和《长崎县立美术馆研究通讯》中。
据说,须磨在中国工作期间收藏的中国艺术品远远超过西班牙艺术品,多达一万余件。其中,近现代中国画971幅,分别于1999年、2000年两次捐赠及购买,现藏于京都国立博物馆。
藏品涵盖了苏仁山、虚谷、齐白石、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徐悲鸿、溥儒、张大千等近现代著名画家的作品,质量较高。
此外,须磨家族还拥有大量记录,其中收藏家亲自描述了他如何获得每件作品,他对艺术家的评价和分类,以及他对整个艺术世界的看法,这些都增加了藏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