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案整理:林某某,女,43岁,教师。去年5月起曾多次出现晕厥,恶心呕吐,经治后好转。1月前又发生晕厥,血压升高,头昏较甚,但无出汗呕恶。
近1月来,经常头晕,血压在140~160/110~120毫米汞柱左右,服西药降压剂能一时下降,但又上升,波动较频。伴见心悸易惊,性情急躁,面部微浮肿,食欲尚好,但疲乏无力,不能工作,大便干,唇较干,舌淡苔白厚,脉象细缓。西医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征。
女贞子茯苓桂枝
中医处方:女贞子,茯苓,熟地,丹皮,泽泻,淮山药牛膝、蒺藜、附子、仙茅,桂枝 。
用法:每日1剂,早晚温服。
晕厥未再发作,血压基本正常(月经来潮时略升至140/110毫米汞柱左右)。食欲、二便均为正常,睡眠尚好,但梦多。偶有胸前紧束感。唇红,舌苔基本正常,脉细缓。仍议滋肾养肝,引火归源。
解析:现代医学所谓高血压,其某些症状与中医“晕厥”相似。中医分型有虚有实,虚者属肝肾阴虚,实者属肝火、痰热。本例患者心悸易惊,性情急躁,大便较干,唇干,颇似热证,但舌淡苔白,脉细缓,面浮肿,都属虚寒之象。拟为肾阴下虚,木失水涵,阳不归宅,相火浮越。
肾主诸气,肝主藏血,气血交并则为厥;虚阳上冒则为晕。治以滋肾养肝,温阳化气,俾阴以阳长,血随气生,水木相荣,心肾相交,故诸证可得解除。
免责声明:文中所涉及到各类所述配伍、方剂药方、验方,药膳等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好神奇。病症都沒有刻度。就表示病症无法对比强弱 神奇在于都无法对比病症強弱你还能修改参考古方。中医大师天天说辨症。在参考古方时古人都死啦。医书记录的病症又是模糊的。两个模糊你如何对比大小。你都比不了谁大谁小你还能辨症什么。你都辨不了症啦 你参考古方如何实现。中医大师会说辩的是有没症状。那你忘记如果是有没就表示大家用的药材量就一样 你连参考古方都不需要啦 中医大师还说什么中药几千年验证 不知道中药重点是方子的量才是关键。也就是新的量才能治新症 你的新方子刚出来就几千年验证。中医大师还拿西医看病也说开方子多种药。不知道西药的药量是固定的吗。是写在药上 医生再写一次只是强调。最大的分别是。西药多个不是必须全服。西药分杀原因。去症状和预防三个方向 后面两个的药可以不吃的。西药的量是三期无数次服药检查服后效果记录数据后对比后总结出来。你中药一动就无效(因为你们说一人一方。如果方子变动还有效可就不对啦)。这你们中医大师也能说一样 中医大师最喜欢讲文化传承。不知道人最基本的目标是活下去。然后就是健康的活下去。在健康面前文化传承就是一堆屎 一个天天说辨症。结果参考几千年还回答不出如何参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