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初期,“万岁军“的30多门榴弹炮,都是啥炮?

豁达蜻蜓 2024-12-18 21:07:48

抗美援朝战争初期,"万岁军"的30多门榴弹炮,都是啥炮?

1950年深秋,朝鲜战场硝烟弥漫。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兵团率先跨过鸭绿江,其中第38军作为主力之师,装备了一批独特的火炮——32门"三七改七五榴弹炮"。这种火炮既非美式,也非日式,更非国造,而是一段战火纷飞年代里的独特产物。它源自加拿大造57毫米战防炮,经国民党军第90兵工厂改造而来,后被我军缴获。这批火炮见证了从辽沈战役到抗美援朝的历史进程,成为了志愿军初期火力支援的重要力量。它不仅是一个武器装备的故事,更是一段展现中国军工技术人员智慧的历史篇章。

主力军炮队变迁往事话沧桑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选派第13兵团作为首批入朝作战部队。第13兵团下辖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等部队,均为我军中的精锐之师,是主力中的主力。

这些部队在入朝之初尚未获得苏联援助武器,只能在原有装备基础上进行加强。为适应实战需求,各军按建制单位调换武器,尽可能统一口径与型号,以便于作战和后勤保障。

在志愿军初期的武器配备中,各级部队的火炮配置呈现出鲜明的层次性。连级配备六零炮,营级装备81-82毫米迫击炮,团级则拥有九二式步兵炮和大口径迫击炮,师级则装备山炮。

军一级建制却显得较为特殊,只设置了一个火箭炮营,装备9门国产6管火箭炮。这种配置让人不禁疑惑:作为主力军,为何缺少威力更大的野炮和榴弹炮?

实际上,这一现象与当时军队的改革密切相关。随着大军南下,我军对炮兵实施了统一管理政策。原本隶属于各军的炮兵团脱离建制,被整编为独立炮兵部队。

以第38军为例,其炮兵团改编为炮兵第46团,直接隶属第13兵团。随后炮兵第8师成立,炮兵第46团又被划归该师建制。

为确保作战需要,军队采取了灵活的调配方案。规定在实际作战时,可从野战炮兵师抽调骡马驮载的野榴炮团,配属给主力军使用。

由于历史渊源,炮兵第8师便将炮兵第46团重新配属给第38军。这支部队装备了32门被称为"三七改七五榴弹炮"的特殊火炮,在志愿军的装备序列中独树一帜。

这一时期的炮兵部队调整,反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组织结构上的不断完善。通过统一管理、灵活调配,既保证了专业化建设,又满足了实战需求。

战场缺炮改装谋出路计

1947年的东北战场,国民党军队遭遇了一系列重大损失。在几次关键战役中,他们丢失了93门山炮、8门野炮和13门榴弹炮,这些损失对其火力打击能力造成了沉重打击。

补充新炮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当时不仅东北战场缺炮,其他战区的国民党军队同样面临着火炮短缺的困境。

到了1948年初,一些国民党部队不得不采取权宜之计,用步兵炮来替代山炮。野炮和榴弹炮更是无从补充,这种窘境迫使他们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民党军队注意到他们手中有一批加拿大制造的57毫米战防炮。这种战防炮在实战中用处有限,但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改装的思路。

沈阳的第90兵工厂接到了一个特殊任务:将这批57毫米战防炮改造成75毫米口径的榴弹炮。由于改装工作始于1948年初,这种改造炮被命名为"三七式改75毫米榴弹炮"。

改装后的榴弹炮使用日式三八式野炮弹,这是因为当时国民党军队储存了大量这种型号的炮弹。这个选择既解决了弹药供应问题,又提高了改装炮的实用性。

根据第90兵工厂的技术档案,改装后的火炮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它不仅火力更强,机动性能也更好,仰角可以达到40度,最大射程延伸到8000米。

工厂的理论生产能力相当可观,每月可以改装20到24门这种炮。但实际生产时间并不长,因为改装方案成熟时已经到了1948年后期。

据统计,在国民党军队手中,这种改装炮的总产量约为60门。由于时间紧迫,这些火炮中有相当一部分甚至没来得及运往前线,仍存放在兵工厂内。

在辽沈战役的战利品统计中,榴弹炮的缴获数量达到96门。这个数字中必然包含了一部分改装炮,因为其他口径榴弹炮的具体数量都有明确记载,单靠这些无法达到总数。

廖耀湘兵团的装备清单显示,他们极有可能装备了这种改装炮。这一推测与后来在沈阳发现的库存改装炮相互印证,展示了这种特殊火炮在战争后期的分布状况。

这种改装炮的故事,生动展现了在装备短缺情况下,军工技术人员如何通过技术创新解决实际问题。它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反映了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军事技术发展状况。

志愿军战役炮火显神威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兵团跨过鸭绿江。第38军作为先头部队,携带了一批特殊的火炮装备,这就是从辽沈战役中缴获的"三七改七五榴弹炮"。

志愿军炮兵第46团装备的32门改装榴弹炮,在第一次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火炮在战前经过了细致的检修和调试,每门炮都配备了充足的炮弹。

炮兵部队依托地形优势,在朝鲜北部山区构建了多处火力阵地。他们采用分散部署的方式,既保证了火力覆盖,又减少了被敌机发现的风险。

在第一次战役中,改装榴弹炮主要承担了两项战术任务。一是对敌军集结地实施火力打击,二是为我军步兵进攻提供火力支援。

这种改装炮虽然射程不及正规榴弹炮,但在山地作战中却显示出独特优势。它体积小、重量轻,便于转移,在崎岖地形中的机动性远超同期其他火炮。

志愿军炮兵采用了灵活的战术运用方式。他们经常在夜间转移阵地,白天则隐蔽待机,这种打法有效避开了美军的空中优势。

在第二次战役开始前,炮兵部队对这批火炮进行了全面检修。技术人员对炮管、瞄准具和发射机构都做了详细检查,确保每门炮都处于最佳状态。

战役期间,改装榴弹炮在清川江战役中表现尤为突出。炮兵部队利用地形优势,对美军的防御阵地实施了精确打击。

炮兵第46团在这次战役中共发射炮弹4000余发。这些炮弹不仅摧毁了敌军多处工事,还为我军突破防线创造了有利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这批改装炮在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炮管磨损较快,部分零件容易损坏,维修补给存在困难。

但即便如此,这批改装炮仍然在战役初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是志愿军最早装备的重型火炮之一,为后续获得苏联援助武器赢得了宝贵时间。

这段历史充分展示了中国军队善于利用各种条件开展作战的能力。在装备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灵活运用和科学组织,依然能够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

这批改装炮的使用经历,也为志愿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后续使用苏制火炮,以及发展我国自己的火炮装备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炮火引路铸造军工荣光

1951年初,随着苏联援助武器的大量到达,志愿军的火力配置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本装备的"三七改七五榴弹炮"逐渐退出了主战场,但它在战争初期发挥的作用却为中国军工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志愿军装备部对这批改装炮进行了全面总结。他们详细记录了这种火炮在实战中的表现,包括射击精度、机动性能和维修保养等各个方面。

技术人员对改装炮的设计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分析其改装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为后续自主研发火炮积累了宝贵经验。

这些实践经验对新中国的军工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技术人员在研制新型火炮时,特别注意改进了改装炮存在的问题,如炮管寿命、零件互换性等。

1952年,中国开始试制自己的榴弹炮。设计人员在方案论证时,充分借鉴了改装炮的使用经验,着重提高了火炮的可靠性和维修性。

军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也吸取了改装炮的教训。他们改进了制造工艺,提高了零件精度,确保火炮能够经受实战考验。

值得注意的是,改装炮的经历启发了军工人员的创新思维。他们意识到,在条件受限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改造同样能够获得实用的武器装备。

这种创新精神在后来的军工发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许多技术人员开始尝试对现有装备进行改进,产生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改进型武器。

到了1953年,中国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火炮研制体系。从最初的改装实践,发展到能够独立设计制造,这个过程凝聚了无数军工人员的智慧和汗水。

抗美援朝结束后,这批改装炮被收回国内,部分用于训练,部分进入军事博物馆。它们成为了中国军工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见证。

这段历史也被写入了军事院校的教材。"三七改七五榴弹炮"的故事,成为了讲述中国军工技术发展的生动案例。

更重要的是,这段经历培养了一批军工技术骨干。这些人后来成为了新中国军工事业的中坚力量,为国防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最初的技术改装到自主研发,从摸索实践到系统创新,这批改装炮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军工人员艰苦创业的精神。它不仅是一段军事装备的历史,更是中国军工技术发展的缩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任何困难条件下,只要有创新精神和实干态度,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精神一直延续至今,推动着中国军工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