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里我最喜欢的就是杨九红,因为她真,敢爱敢恨,悲剧式英雄,敢于抗争,却怎么都挣脱不了命运。
弹幕里很多人说她就是图白景琦的钱,落得这个下场也是活该。我就觉得很搞笑,为什么不能图白景琦的钱,图他的钱有错吗?别说那个年代了,就是现在,谁结婚不看对方家世,奔着扶贫去的?
杨九红可是济南府的头牌,她接触的也都是达官贵人,没钱的连她的面都见不到,何谈生情?更何况,杜十娘前车之鉴,嫁给穷小子不一定就是好事,而且很多人发达了,最想干的就是抛弃糟糠妻,还不如一开始就跟个有钱的。
要是杨九红真是看上白景琦的钱,倒也好了,人生也就不会那么苦,偏偏她求的是白景琦的爱,赎身逃出青楼这个狼窝,转身入了大宅门的虎口。
一个人最缺什么,就越想要什么。杨九红自小无父无母,由哥嫂养大,但哥嫂也是为了图利,等她大了就卖进了青楼。来风月场的男人,都是寻欢作乐,哪有把她们当人看,不过是消遣的玩物,没人真心待杨九红。
而白景琦为了杨九红,敢和提督府抢人,蹲大狱,杨九红第一次有了被在乎的感觉。杨九红一直身处冰冷的黑暗中,这时候有一束光照在她身上,让她感觉到从未有过的温暖,她怎么会放手?
阳光照在她身上,她就要让太阳属于她。白景琦家世样貌都不错,有情有义,错过不再有,所以她毅然赎身,没名没分也要跟定白景琦。我特别羡慕和佩服杨九红的勇气,她见过人性的复杂与幽暗,却没有对人生失望,还愿意选择去相信。
杨九红从始至终都知道自己的身份,所以后面黄春没了的时候,她也没有开过口让白景琦给她扶正。她是真心想在那个小屋里等白景琦回来的,那里是属于她的家。
原本按照杨九红的想象,事情应该很顺利,她都心甘情愿做外室了,白家规矩再大也不能把她怎么着了,却没想到,孩子被老太太抱走了。比从未有过更绝望的,是曾经拥有过,却被剥夺了。
前面说过,杨九红原生家庭是不幸的,所以她迫切希望有个自己的小家,抚养孩子也是她疗愈自己的过程。而老太太打碎了她的幻想,硬生生让母女分离。白景琦又是个孝子,不敢违抗母命。
杨九红失去了孩子,又靠不住男人,所以后来她从济南回来北京的时候,把哥嫂也带来了。她解释说他们曾经卖过她,但也是她娘家人,有娘家人,就不受欺负。这得是多大的绝望,才让杨九红从哥嫂这里取暖,哪怕这两人就是害她一生不幸的罪魁祸首。
杨九红一生追逐的不过是情,从未得偿所愿,反而深陷泥沼,白景琦不把她放心上,宁可娶个抱狗丫头当太太,女儿不认她,一声“妈”等了一辈子也没听到。
杨九红逃不出这个牢笼,因为她舍不得,总是有那么一丝期盼。从杨九红和美智子学日文,亲赴东北押运药材进京可以看出,她既聪明又有能力,却活成了菟丝花。如果她不那么执着于情,而是把自己好好养一次,未尝不会是另一个董竹君,同样逃出青楼,同样嫁入豪门,故人心变却后,独自闯荡,创办锦江饭店,成为一代传奇。
和白景琦最开始关系就不对等,白景琦对她没有爱,也没有尊重。如果杨九红能正视这点,赎身后找个正经的营生,依靠自己,白景琦未必不会对她刮目相看,从而欣赏到她的优点和价值。即便最后没有和白景琦在一起,杨九红也能过得幸福。平等,才是对话的基础。
我一直不赞同,为了追求爱情,可以放下自尊,如果自己都不珍惜自己,别人糟蹋起来更是肆无忌惮。独立不仅仅是金钱上的独立,更是思想和人格上的独立,就像简·爱,内心强大,不论是否和罗切斯特在一起,都会活得很好。